中國必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畫像,又見到兩間石室頂上她的遺刻。但見《*心經》中所述武功精微奧妙,每一招都是全真武功的剋星,不由得臉如死灰,當即退了出來。之後,他獨入深山,結了一間茅蘆,一連三年足不出山,精研這*心經的破法,雖然小處也有成就,但始終組不成一套包蘊內外、融會貫串的武學。心灰之下,對林朝英的聰明才智更是佩服,甘拜下風,不再鑽研。十餘年後華山論劍,奪得武學奇書《九陰真經》。他決意不練經中功夫,但為好奇心所驅使,禁不住翻閱一遍。他武功當時已是天下第一,九陰真經中所載的諸般秘奧精義,一經過目,思索上十餘日,即已全盤豁然領悟,當下仰天長笑,回到活死人墓,在全墓最隱秘的地下石室頂上刻下九陰真經的要旨,並一一指出破除*心經之法。他看了古墓的情景,料想那幾具空棺將來是林朝英的弟子所用。她們多半是臨終時自行入棺等死,其時自當能得知全真派祖師一生不輸於人。於是在那具本來留作己用的空棺蓋底寫下了十六字:*心經,技壓全真,重陽一生,不弱於人!
二人武功既高,自負益甚,每當情苗漸茁,談論武學時的爭競便隨伴而生,始終互不相下,兩人一直至死,爭競之心始終不消。林朝英創出了剋制全真武功的*心經,而王重陽不甘服輸,又將九陰真經刻在墓中。只是他自思*心經為林朝英自創,自己卻依傍前人的遺書,相較之下,實遜一籌,此後深自謙抑,常常告誡弟子以容讓自克、虛懷養晦之道。
林朝英逝世之後,葵花老祖帶領邪魔歪道幫助金國剷除中原武林各大門派。其時,武林正當換代之際,大批武林高手都已離世或隱退江湖。正當火燒燃眉之時,聶葵將《葵花寶典》偷到手中,毅然選擇和葵花老祖同歸於盡,一場大火之後,葵花老祖負傷而逃,聶葵則臉部毀容,從此之後便在江湖上銷聲匿跡。白萬夫知道小師妹一直都很關心自己,但自己卻苦戀二師妹而負了她,想到這裡不禁心痛難耐,於是在江湖上奔波了數年,但哪裡找得到聶葵的人呢?人就是這樣,當她站在你的面前,你不懂得珍惜,當她消失後,你卻找不到她的蹤影。
之後,白萬夫就一直過著為儒為道為僧的生活,在盤古仙山尋得一隻仙鶴,自此雲遊四海,不求名利,自號“白鶴仙翁”。十餘年後王重陽與四大高手相約華山論劍,技壓群雄奪得武學奇書《九陰真經》。後來,王重陽與白萬夫賭酒而敗,白萬夫因此獲得披閱《九陰真經》的機會,他覺得《九陰真經》陰氣太重,後躲進少林創作《九陽真經》,並將其放到《枷楞經》的夾層裡,希望正義之士能夠得之,以穩定後世武林的秩序。若練成此功,可出氤氳紫氣,可隨意擴散到體內體外,可刀槍不入,水火不侵,毒氣不生,物化不之,金剛不壞之軀也隨之而來。
自此之後,白萬夫便退隱江湖,隱居盤古仙山,從此不再踏足江湖。是以,王重陽逝世之後,江湖之上,也不再有人記得他的名號。
。。。。。。
第六十三章 元氣金丹 仙翁辭世
白萬夫將自己年輕時的一些故事都講了一遍,這樣程夢琴對江湖中的一些奇人逸事瞭解得更為透徹。她做夢也想不到眼前的老前輩竟是與王重陽同時期的絕頂高手,武學修為更是在五絕高手之上,又參閱過《葵花寶典》、《九陰真經》等無上秘笈,獨創出《九陽真經》,如此才智無雙又不食人間煙火之人才真正算得上是世外高人。
白萬夫用手輕撫那花白的長鬚,笑道:“以我之見,只怕姑娘並沒有真正練成《葵花寶典》神功吧?”
程夢琴聞言大驚,疑問道:“前輩是怎樣看出來的?”
白萬夫笑道:“其實當年創作《葵花寶典》的葵花老祖自幼便是一名太監,後來被童貫收養為義子,只因終日被人嘲笑而又天生痴迷武學才憤然獨闖江湖。他為人爭強好勝,一生共敗三百名一流高手卻接連三次輸在劍魔獨孤求敗手中,所以他武功大成後創作的《葵花寶典》充滿了怨氣、邪氣和煞氣。”他嘆了一口氣,頓了頓又道:“他創作神功之時,更是希望後世江湖人士為了《葵花寶典》而互相爭奪,引起無數血雨腥風,而修煉者必需付出慘重的代價,所以他在寶典開篇寫了八個大字:欲練神功,引刀自宮。”
程夢琴道:“這個葵花老祖果真夠狠毒的,但他卻沒想到會有女子去修練神功。”
白萬夫哈哈大笑道:“那你就錯了,以葵花老祖的才智怎麼會想不到這一點呢?”他頓了頓接著道:“書中有這麼一句話,此功若自宮,三年可成,若不自宮,則無法練心法,只能練招式。”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