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哲人云:“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這兩句話、兩種人,都可以適用於李煜。
作為皇帝的李煜即使活著,也是行屍走肉;但作為詞人的李煜,卻在死後獲得了永生。他那些“用血和淚”寫成的《烏夜啼》、《虞美人》、《浪淘沙》等詞,感情真摯,語言精練,境界開闊,成為了輝煌宋詞的先聲,將永遠為後人所傳頌。
從某種意義上看,李煜這個“失敗皇帝”,其實和秦皇漢武那樣的“成功皇帝”完全一樣:以自己獨特的方式,改變了歷史,影響著文化;既是“流芳百世”,也可以說是“遺臭萬年”了!
小傳:
李煜(937―978),初名從嘉,號鍾隱,即位後更名為煜,字重光,江蘇徐州人,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後主”,現存詞44首。後人將他與李璟的作品合輯為《南唐二主詞》。
。。
寇準:紅英落盡青梅小
提到寇準,熟知“八賢王”、“楊家將”系列故事的中國人,大多會翹起大拇指,嘖嘖讚歎:“寇萊公(寇準的封號),那可是一個剛毅大度、正直清廉的大忠臣哪!”接著又憤慨萬分:“可恨皇帝昏庸、奸臣當道……”
當然了,史上真相,並不是這樣黑白兩清、正邪分明的:寇準雖說是個大忠臣,卻是缺點頗多:恃才傲物、剛愎自用、“雖有直言之風,而少包荒之量”;為美化他而作陪襯的“八賢王”,是子虛烏有的;而“楊家將父子”,也與寇準毫無關係。他晚年的不幸遭遇,僅憑“皇帝昏庸、奸臣當道”一句,失之公允。
寇準出身書香門弟,機智早慧,據說7歲那年,與父親登臨險峻的華山,作了一首吟詠華山的詩:“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
但詩文並不是寇準的強項,相比較而言,還是他偶作的幾首小詞更出名。例如這首《陽關引》,構思新穎,意境開闊,情調溫婉而不哀豔,被《苕溪漁隱叢話》評價為“語豪壯,送別之曲,當為第一”:
“塞草煙光闊,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