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從三關崩潰的打擊中緩過來,而更讓自己驚訝的事情已經發生。
“……我小的時候,曾經和母妃流落民間。那一段時間父皇剛剛駕崩,郭皇后忙著扶立九弟。我母子二人被視為眼中釘,本是要在遣出帝都時被秘秘密處死的。”李忱的聲音雖然冷冷的,但在篝火的襯托中,卻又幾分回憶的溫暖。
“那個時候我還沒像現在一樣,只是聽先生說讓我裝傻,於是就故作瘋癲。沒想到倒是如此救了我們母子二人一命。”陶笛兒還陷入對方和自己講述故事的驚訝中,所以沒有看到李忱看向自己的深幽幽的審視寒眸。
“那個時候,我們是連這種東西都沒得吃的。當時年紀小,還向母親討食物,弄得母親直掉淚。”李忱的語氣很清淡,一瞄而過。但陶笛兒卻能感受的到本在雲端的孀妻弱子,陷入這樣顛沛流離、朝夕不保的惶惑無助。
那個時候,李忱肯定不是個冷麵的寶寶。會因為肚子餓而拉母親的衣袖,也會笨拙的拭去母親眼角的淚水。與母親相依偎的睡覺,彼此溫暖。
陶笛兒想著不知何時唇角也溢位一抹感慨的笑,在火光的照耀下,竟讓人溫暖的有些移不開眼。
李忱看得一愣,但還是撕了些兔肉,繼續道:“後來總算是回到了宮中,只是……”之後的事情陶笛兒也知道一二,總之是母子二人被郭皇后欺負的更慘。
“怎麼,你在同情我?”陳述已斷,那人聲音轉冷,陶笛兒忍不住一個哆嗦——
不是吧,大哥,你又來?!
唐門卷 第一百六十章 借居山中
第一百六十章 借居山中
百川沸騰,山冢碎甭。高谷為岸,深谷為陵。
蔡州之境,環境皆山。但山勢南高北低,是為歷代兵家要塞,地勢兇險,護守都城長安。其鎮守將軍大多深受皇恩,與其他三邊威武總將軍位列大唐武將之頂端。但自唐統一百數十年,南夷歸順,戰亂已遠,而南部山腳的屯軍亦早已放馬南山,百姓與世無爭,耕作織獵。
“請問有人嗎?”陶笛兒隔著那隻到腰際的柴門喊道。
兩人若想進入蔡州,有兩條路。一條是自官道繼續行進,沿著南山山腳繞到蔡州之西,入城門關而入城,只要兩天的路程,之後穿城而過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還有一條路就是眼前兩人所在的這翻越南山的細小山徑,卻要七八天才要入城。
但兩人昨夜露營之時遇到了一隊商隊,灰頭土臉的從蔡州城門處折返回來,說是蔡州城門已關,閉城不納。一些來往之人都是怨聲載道,但據有些在城內有門路的人說,這蔡州封城的禁令卻是從蔡州將軍府中傳出來的。所以城中城外都是不斷留言,要不是城門箭樓上兵甲完備的蔡州守軍,可能早就亂了。
陶笛兒套話的時候,回頭詢問的看了李忱一眼,但對方還是一臉冰封,陶笛兒不由悻悻。
而那路商人就稱得上是有些門路的,聽那些下人管那個領頭的叫“少堂主”,在長安中也是頗有些底子。本是入南夷之地倒賣珍貴藥材,卻被堵在這蔡州城外。但長安城中尚有緊急事務,所以只好決定翻山而過。
商隊急於趕路,但卻有些愁眉不展。陶笛兒忍不住好奇問了一句,卻被對方一句話驚訝了半天。
“這蔡州南麓乃是山賊群踞之處,這一路恐怕比在南夷還要兇險!”那領頭的青年嘆了口氣,因為是商人的關係,目光中總有一種精明的神色,但說話大方敞亮,並不惹人心煩,恐怕這也是經商為人之道。
陶笛兒聽得暗自點頭,畢竟南夷之人雖好勇鬥狠卻性格憨直,如何是兇悍的山匪所能比的?但這商隊中還是有幾人是懂功夫的,至於是鏢局僱來還是自傢伙計,陶笛兒卻是看不出來了。見對方並不放鬆的樣子,不由沒話找話安慰兩句:“畢竟這裡離長安也不算遠了,天子腳下朗朗乾坤,想來那些山賊不會太亂來。”
沒想到她話說出來那些行商的人卻樂了,一臉搖頭說他“未經世事”,那其中有一個憋不住話的當即諷刺:“什麼皇帝?明明就是個傻子,不是都說這天下已經姓馬了嗎?”陶笛兒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控制不住就向著李忱方向看了一眼。
多年以後,陶笛兒也忘不了當時那人篝火下凌厲卻沉靜的剪影。就如同是伺機待發的潛龍,冷漠隱忍,眼中卻是暗如流光,只待時機到時,凌於九天。
“你們是誰?”一句蒼老防備的聲音,打斷陶笛兒的臆想。
看到那從木屋中出來的老婦,陶笛兒連忙堆起乖巧的笑容,道:“老婆婆,我們是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