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村子東頭的打穀場。”
“啥是報童?”朱五六疑惑道。
“你管啥是報童,回去就是了。”
朱三四拉著朱五六就去了打穀場,這時候全村的人基本上都到了。
在打穀場中間一個老丈正拿著一張佈告一樣的東西,朱家村的里正,德高望盛的朱子友正站在老丈的身後,十分小心地陪著。
此人正是第一次下鄉的范增,他拿著報紙,問朱子友:“村裡的人都到齊了嗎?”
“這朱五六也來了,到齊了。”朱子友說道。
范增點了點頭,大渝國無論是州縣村,百姓聚集在一起,村子被一道土圍牆圍起來,這是為了防止豺狼虎豹,也正是因此如此,百姓都在一起,也容易召集。
他這時說道:“首先老朽說一下什麼叫報童……”
接著范增把報紙這個概念普及了出去,這是齊王交代的任務之一,普及報紙,並且讓報紙成為官方的權威資訊。
一番解釋過後,百姓們瞭解的差不多了,這時范增開始唸了起來,內容自然是報紙上的內容。
這是大渝國第一版報紙,上面寫的是青州進來發生的重要事情。
其中第一條是明確屯田令中每個人分的田畝數,防止豪族好吃多佔。
第二條是徵兵的資訊,鼓勵青壯年參軍,並且明確參軍可以額外得到田畝數,每月可領薪俸若干,年底府衙還會對參軍的人家補貼糧食和肉食。
第三條是恢復馬政,鼓勵畜牧,第四條鼓勵商業貿易,手工業,糾正商人,工匠地位低下的境況,外來遊民可入城做工,滿三年可得當地戶籍,享受封地一切之便利。
因為報紙版面有限,政策暫時就這幾樣,剩下的則是封地的幾個大案,一個是滄州事件,一個是登州事件。
“呸,這個王家和秦家真不是東西。”報紙唸完,一個百姓罵道。
“可不是,尤其是這個王家,竟然為了私利,殺害一家七十二口,真是該挨千刀。”又有人說道。
“這當地豪族本來就是禍害,我們累死累活,每年的收成要交給他們七成,他們又霸佔了我們多少土地。”
“……”
前面唸到新出政策的時候,百姓無不歡呼雀躍,但是涉及當地豪族,百姓們一個個恨得咬牙切齒。
范增在仔細觀察著百姓們的反應,晚上回去之後,他還需要把具體情況上報到齊王府。
朱五六也在聽,尤其說道魯校尉揮刀斬滄州二害,青州軍拿下登州刺史,這讓他無不熱血沸騰,他隱隱感覺到,這個齊王殿下是向著百姓的。
“齊王殿下心繫百姓,乃是難得一見的賢王,諸多政策無一不是為百姓著想,大家要感念齊王的良政才是。”范增說道。
他不僅是念報紙這麼簡單,還要樹立齊王,官府在百姓心中的形象,讓百姓能夠相信他和官府。
范增的話說出,百姓們竊竊私語起來,很多人都暗自點頭,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分得清好歹。
只是他們還缺乏有秩序的引導,而現在蕭銘藉著報紙之名,行宣傳之實就是為了將來振臂一呼,百姓能夠站在他的一邊。
不過這點並不容易,因為當地豪族根深蒂固,范增從百姓身上還是看見了談及豪族時候,他們眼中的畏懼。
發洩過心中的憤懣,他們還是屈服在豪族的陰影下。
范增暗暗記下百姓們的反應,將報紙交給了朱子友,他還有下一個村子要去,略微歇息便又走了。
報紙對百姓來說是一個十分新鮮的東西,范增離去,百姓們也散了,不過他們路上還是興奮地說著報紙上的新聞。
里正朱子友望著離去的村民,神色漸漸陰沉下來。
他瞥了眼報紙,說道:“這事得讓員外知道,這報紙可把王家糟蹋的不輕。”
在朱子文思考的時候,蕭銘正在思考現階段的對手的問題。
透過最近幾個縣反應回來的情況,他發現自己在誰是真正對手這個問題上忽略了一個要點,那就是附庸於當地豪族的村望,他們雖然不屬於豪族,大族,但是卻依附豪族得到錦衣玉食。
第八十七章 新的情況
晚上,范增將自己一天見聞送到了王府,蕭銘閱讀之下,更加確認了當前的情況。
村望,也就是村子裡最德高望重的人,這些人往往會被推舉成里正,現在的事實是很多里正為了銀子和豪族勾結欺壓百姓,他們是豪族的爪牙,范增也提到這些里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