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鏡凌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是來自黃泉的冥河之水吧?!
莫不是閻王爺在招魂了?
整個京城徹底陷入了恐慌之中,每個人的神情都是瘋狂糾曲的,就是那些一向致力於泰山崩於前也不動聲色的閣老朝臣們,也都慌亂了,一個個都趕著要入宮面見皇上。
皇宮內,也亂了。
嘉和帝赤紅著眼睛,瞪著漫天的妖風,心中洶湧地翻滾著不平鬱氣。
朕還不夠勤政愛民嗎?
朕還不夠體恤民生嗎?
為什麼?為什麼上天要這樣懲罰朕?
從朕繼位起,便是連年的天災,朕開了內庫,朕下了罪己詔,朕請求臣子們捐錢捐糧,朕已經把所有的尊嚴都扯下了,上天為何還是要懲罰朕?
朕到底哪裡做錯了?
“蒼天,朕到底哪裡做錯了?”嘉和帝衝出了大殿,對著天空大喊。
跟著跑出來的總管大太監蘇承恩和一眾侍人,以及守在殿門前的侍人們,都嚇得齊齊跪下了。
蘇承恩膝行至嘉和帝身邊,抱著嘉和帝的腿哭求:“陛下,您可千萬冷靜啊,您是天子,受命於天,上天示警,必有所因,您該細細理辨,不可指罵於天啊。”
嘉和帝喘著粗氣,氣梗的脖子都漲粗了:“朕到底哪裡錯了?朕到底哪裡錯了?你說,你們說,朕到底哪裡錯了?為什麼,為什麼上天要如此待朕?”
這話蘇承恩哪裡敢應,只能低頭抱著嘉和帝的腿哭,嘉和帝勤政愛民、體恤民生,這些他都是看在眼裡的,嘉和帝較之其父承元帝強了不止百倍,他也想不通,為何承元帝在位時都能風調雨順,等到嘉和帝繼位了,卻這般多災多難。
王皇后和聖慈安皇后齊齊趕來,兩人都是婦人,更加敬畏鬼神,遇到今日這等怪異之事,受到的驚嚇較之嘉和帝更大,在來的路上,兩人便已經商議好了,見了嘉和帝要勸他開大祭,祭拜天地,祭祀祖宗。
“胡鬧。”嘉和帝下意識的反駁,國庫都沒錢了,他的內庫也縮水大半,剩下的還要支付鉅額的軍餉,哪裡來的錢祭天祭祖?
王皇后淚水璉璉:“陛下,如今上天示警,必有所怒,陛下該向上天、祖宗請示到底是哪裡做的不妥,只有消了禍患、順了天意,以後才能風調雨順啊。”
聖慈安皇后也是如此勸道。
嘉和帝猶豫了。
正在此時,桂哥來了。
桂哥不同意母后和皇伯母開大祭的建議:“父皇,兒臣也認為上天示警,必有所因,但因不在父皇身上,父皇已下了幾次罪己詔,也自罰其身,但上天仍是不滿,降下警示,所以兒臣以為,此次禍因必在宮外,必是貪贓枉法之徒太多,引起民怨沸騰,上天才作如此示警,若父皇一味自責,卻不去追究那些作惡之人,豈不是本末倒置?”
罪責不在自己身上,而在別人身上,桂哥這話令嘉和帝心中舒服了許多,是啊,他已經自罰了幾次,上天仍然不滿,那必是因為真正要受罰的人沒有罰到,放過罪魁禍首,這才是他真正的過錯啊。
王皇后和聖慈安皇后無話可說,她們總不能真的一味把過錯強按在皇帝身上吧,也許真的是別人的過錯呢?
這時候蘇承恩進殿請示,閣老、重臣們都入宮覲見,為今日京城異象而來。
嘉和帝自然該先見朝中重臣,他朝桂哥擺了擺手,大步離開了。
嘉和帝在舉行朝會的奉天殿宣見了諸位閣老、朝臣,今天京城異象是件大事,該拿到奉天殿上來舉行朝論。
“必是有人裝神弄鬼,還請陛下儘快全城徹查。”內閣首輔張茂功進言。
“不可,這樣恐會引起百姓的恐慌。”內閣次輔梁庭芳反對。
“若不徹查,如何證明是天意還是人為?”閣臣趙文柏問道。
“徹查一事儘可押後,如今最緊要的是平息恐慌。”閣臣溫良才說道。
“臣附議,請陛下祭拜上天,平息恐慌。”禮部尚書進言。
“臣也附議,還請陛下再下罪己詔,以平民怨。”吏部尚書進言。
“還需大赦天下。”
“還有減免稅賦。”
“臣等附議。”
嘉和帝冷著臉,看著殿中這些朝廷重臣們,一個個都把罪責按在他的頭上,雖然首輔張茂功和閣臣趙文柏要求徹查,但是他們也不是站在他這邊,認為他無過錯的,他們只是希望先徹查再請罪,讓他這個皇帝請罪。
嘉和帝的手越握越緊,恨不能砸了這個奉天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