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於深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陛下,該入朝議事了……”
看著眼前這個提醒自己的人,看著李儒那一幅平淡寡慾的笑,劉協心中一下有說不出的無力和憂懼,彷彿,此時初升的太陽,也照不散劉協心中的陰霾,以及,這大殿外那殷紅顏色的悲憐……
這次早朝,如往常一般,劉協仍舊不知道都討論了些什麼問題。此時他滿腦子,都被那個帶著一臉平淡寡慾笑容的文士都佔據了。
三國曆史上謀臣如雨,似乎拿出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同李儒比肩。但劉協知道,李儒的本領,絕不在任何一位謀士之下。甚至於,就連後期創業成功的曹老闆也對李儒深為忌憚。
李儒的一生與董卓密不可分,他是三國中第一個出現的謀士。為董卓所親信,大小事宜均與之參謀,堪稱智囊。可以說,因為李儒,漢末才開起了董卓時代。之所以李儒在三國曆史上名聲不顯,恰恰因為他是董卓的女婿,無奈以董卓姻親的身份出道,註定無法另擇良主,只能對董卓從一而終。而董卓在後期目空一切,根本不再聽從李儒的建議,才導致李儒無法與後期的名士一較高下。
收呂布,敗曹操,擢名流,立朝庭,攫財富,拒諸侯,這些都是李儒的功勞,李儒人聰明,懂兵法,又有戰略眼光和心胸,具備一流謀士的所有條件。拋卻歷史一切主觀因素,便可看到李儒究竟有多優秀。
當年曹操召集十八路諸候征討董卓,勢不可擋。李儒便出一計:“呂布新敗,兵無戰心。不若引兵回洛陽,遷帝於長安,乃保無虞”。同時為了發展董卓的實力,李儒又出了一個主意,“今錢糧缺少,洛陽富戶極多,可籍沒入官。尤袁紹等門下,殺其宗黨而抄其家貲,必得鉅萬”。結果,董卓安然退到長安,實力沒有消耗,而十八路諸侯則不戰而退。
董卓從洛陽撤退到滎陽後,李儒獻計說,丞相新棄洛陽,防有追兵。可教徐榮伏軍滎陽城外山塢之旁,若有兵追來,可竟放過,待我這裡殺敗,然後截住掩殺:令後來者不敢復追。”董卓從其計,令呂布引精兵歇後。後來果不出李儒所料,三國曆史上的大軍事家曹操,在這次戰役當中,肩膊中箭,還被兩個軍士擒住,幸虧被曹洪所救。曹操來時,聚三萬人馬,此次回去,只有殘兵五百餘人,差點連褲衩都賠進去。
從李儒種種毒計便可看出,李儒是沒有什麼大漢正統思想的一位謀士,但同時正是他這種敢讓天下蒼生為之色變的陰毒和殘忍,才成就了董卓日後專權漢室的時代。
這種人,即便不能收為己用,也不能與之為敵。而恰巧,劉協此時無論願意還是不願意,他已經站在了李儒的對立面。並且,劉協已經察覺到,李儒似乎對自己已經有了很大的興趣。
一想到這些,劉協就止不住的腦門兒疼:丫自己怎麼這麼命苦,上來落到那個狡猾狡猾的大胖子手裡還不夠,居然還要再被一條毒蛇給盯上?
不對!
李儒這次表現很反常啊?
劉協不相信,李儒沒有看到自己對董卓的殺心。可身為董卓女婿的李儒,為什麼還會好意提醒自己要上朝議事?
難道這些聰明人,都喜歡喜怒不形於色,然後背後給你捅刀子?
不對啊!
假如已經決定背後捅人刀子了,那還至於給人好臉色?悶聲不吭就做掉那個傢伙,才是那些陰險謀士們的首選方式吧?否則你露臉給人打招呼,不是讓人家更小心提防你了嘛……
李儒是那種蠢蛋?
絕不是!
劉協寧願相信自己是豬,也絕不會腦殘認為李儒腦子被驢踢了。
仔細將伍孚刺殺董卓的所有的細節全都在腦子裡過濾了一遍,仍舊沒有回想起什麼有價值的線索。此時劉協感到無比沮喪:孃的,穿越一次漢末容易嗎?都快把自己給逼成福爾摩斯了……
好吧,現在反正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了。劉協乾脆將注意力放在董卓身上,悠悠看著那個狡猾的胖子是怎樣糟踐大漢這些高階公務員的……
董卓仍舊旁若無人一般在呵斥或咆哮,漲著一張滿臉肥肉將那些大漢高階公務員們訓得跟孫子一般。可看著看著,劉協察覺出不對味兒了:董卓身邊,似乎少了一些東西……
究竟是什麼呢?
李儒在,董卓他弟弟也在,身邊更有那些溜鬚拍馬的傢伙們,可怎麼就覺得少些什麼東西呢?
對了!
鐵戟溫侯呂布!
董卓那個貼身秘書兼保鏢!
就剛才,伍孚刺殺董卓的時候,也不見呂布在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