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夢0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城隍廟裡的神仙,他們又會有怎樣的遭遇?
越是心驚,他們就越對杜康感到欽佩,面對這種情況,還能夠保持如此淡然……而且無論是“血靈蠱”還是“血靈蠱”中的貓膩,都可以說是杜康以一人之力發現的,如果不是有杜康在的話,他們恐怕可能一直到危機爆發的時候都不知道城裡發生了什麼事情!
“你們應該沒有自信解決這件事吧?”杜康淡定詢問。
文武判官和六部司再一次齊刷刷地搖頭,看著杜康淡定的樣子,他們又覺得很放心,大佬如此淡定,顯然是胸有成竹啊,根本不用慌的!
這種程度的事情,說不定大佬自己一個人出手就解決了!
然後他們就聽到了杜康接下來說的話。
“嗯,那就求援吧。”
文武判官和六部司:“???”
“怎麼了?有什麼疑惑嗎?”
杜康反問,“我記得沒錯的話,《城隍守則》裡面有提到,‘邪魔外道,得而誅之,無需祈願請求,皆有獎勵。不管不顧,必究其責’,所以,想要請求增援應該是很簡單的事情吧,畢竟有獎勵呢,還是這種大事。”
《城隍守則》,這玩意也是杜康在城隍印裡面發現的,名字槽點不提,裡面是寫了各種城隍辦事的守則以及獎懲措施之類,對於杜康瞭解目前神仙和普通人類之間的相處模式可以說是有極大的幫助。
至於求援這個決定,杜康從一開始就準備著了。
都什麼年代了,還在玩美國那套個人英雄主義?覺得自己一個人力挽狂瀾很帥,遇到危險的事情,就該自己一個人上,顯得厲害?
杜康並不這麼認為。
除非是徹底找不來人了,又不能跑路或者拖時間,只能硬頂上去,那種沒有其他辦法的情況,迫於無奈之舉,一個人,或者就幾個人上,還算是說得過去。
但眼下這種完全夠時間做準備,可以搖人來幫場子,還知道有潛在危險的情況下,不做準備,就一個人莽上去……這種情況是會害死人的,要麼害死自己,要麼害死別人。
放在電視劇、電影、小說裡面,是純粹的“刻意營造悲劇因素”橋段;放在現實,則是“回去之後寫檢討全體通報批評”的行為。
“窮則精準打擊,達則火力覆蓋”才是國人所喜歡的。打個比方,以前警力不夠充裕的時候,一名警察可能有些時候需要同時控制抓捕十來個犯人,而現在,理論上要求是至少達到3:1的人數優勢,注意,是至少。
一般來說,如果是涉及抓捕具有危險性的歹徒這種行動的話,人數比達到10:1甚至更多也是很正常的,且還分多種情況——歹徒一人,持管制刀具或其他器械,有傷人前例,上一個警隊,配槍;歹徒三人及以上,持械,上一整個警局,配槍;歹徒持槍,無論人數多少,請求武警支援,狙擊手什麼的全部安排上;如果逃到山裡這種地方,那就上全副武裝的一個團,或者更多人……封山搜山,找到為止!
火力不足恐懼症,只能以炮火洗地的方式來解決!
而放到眼前這種情況,杜康只想起了一句話——“對付這些邪魔外道不需要講什麼江湖道義,大傢伙併肩子上!”
能群毆,誰和你單挑啊!
“公子所言有理!”
文武判官與六部司雖然有些驚愕於杜康的淡定表現和穩妥決策的反差對比,但只是一想,也就明白杜康的決定沒有任何問題,是最為穩妥的辦法。
“嗯,你們去找你們認識的,我去找我認識的,就按照我剛剛分析的那樣說就行,城裡不用管,我去再篩選一遍之前有無被這種靈蠱蟲寄生的人。”杜康點頭,撤銷靈體。
與此同時,另一邊,被杜康催眠的酒店夥計,也在杜康的靈體前,將事情的“前因”說了出來。
“這老伯經常來賣梨子,他的梨子很好,但是賣得也挺貴的。
前些天,他運著一車梨來賣,卻有一個穿得有些破破爛爛的道士走了過來,站在車旁,挑了會梨之後,便問他討要一個吃。
老伯不願意,道士也不走,只是在旁邊候著,老伯大概是嫌棄道士穿得破破爛爛影響了他賣梨的生意,便大聲咒罵驅逐道士。
道士也不惱,只是說‘我只是問你討一個梨而已,既然你不給也無所謂,為什麼要罵我呢’,老伯大概是因為天氣太熱吧,所以很生氣,仍然接著罵。
再之後,我看不太下去,勸說老伯給道士一個壞梨算了,老伯卻連同我一起罵起來了,說他賣的梨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