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名相治國,才有了後來的“文景之治”和漢武之風。
參考:《史記·曹相國世家》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讀洪邁《容齋隨筆》,一直對其中一段傾心不已。這段記載的是幾個人的臨終遺言。
孫吳奄有江東,亢衡中州,固本於策、權之雄略,然一時英傑如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四人者,真所謂社稷心膂,與國為存亡之臣也。
自古將帥,未嘗不矜能自賢,疾勝己者,此諸賢則不然。
孫權初掌事,肅欲壯還,瑜止之,而薦之於權曰:“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後瑜臨終與權箋曰:“魯肅忠烈,臨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肅遂代瑜典兵。呂蒙為潯陽令,肅見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遂拜蒙母,結友而別。蒙遂亦代肅。蒙在陸口,稱疾還,權問:“誰可代者·”蒙曰:“陸遜意思深長,才堪負重,觀其規慮,終可大任,無復是過也。”遜遂代蒙。四個相繼,居西邊三四十年,為威名將,曹操、劉備、關羽皆為所挫。雖更相汲引,而孫權委心聽之,吳之所以為吳,非偶然也。
周瑜臨終託魯肅,言其忠烈;魯肅臨終託呂蒙,言其才略;呂蒙臨終託陸遜,言其意味深長。正是他們以公為主,盡忠為國,孫吳才能成為三足鼎立之一足。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袁紹
(?—202)明公不明
袁紹出身名門望族,189年與大將軍何進謀誅殺宦官,因訊息走漏,何進被殺,他勒兵包圍南宮,一舉將宦官集團打盡。董卓入京,紹被迫出走冀州。次年在渤海起兵,###董卓,一時被推為盟主,有統一天下之氣勢。他先後逼走韓馥,攻破公孫瓚,佔據冀、幽、青、並四州,成為北方最大割據勢力。
但是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對部下“貌外寬而內忌,任人而疑其心”,遇事少謀,失於明斷。200年官渡之戰失敗,憂憤成疾,終於不起。臨終前,將國事託付給他偏愛的小兒子,結果,埋下禍患的種子。
參考:《三國志·袁紹傳》、《後漢書·袁紹傳》
荀彧
(163—212)空食盒
荀彧是典型的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人。
荀彧,字文若,潁川人,曹操的主要謀士,初歸袁紹,191年歸依曹操,為司馬。194年曹操東征陶謙,荀留守兗州,並保全範、東阿。後建議曹操迎漢獻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官渡之戰,曹操軍糧不支,準備退兵,荀告訴曹操:“此用奇兵之時,不可失也。”終破袁軍。212年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被迫自殺。
荀彧反對曹操受九錫,已經引起了曹操的忌恨。曹操徵吳時,命令荀彧去勞軍,卻把他中途留在壽春。以荀之聰明,意識到自己死期將至。據《三國志·荀彧傳》記載,曹操送去的是一個空食盒。看到空食盒,荀彧這個智多星知道了曹操的意思:“要繼續食我的俸祿,就要支援我,我手下可不白養人。”荀彧忠於漢室,後悔跟錯了曹操,只得自殺。
因為荀彧畢竟有過大功,曹操不想直接殺他,以免別人議論,所以用猜啞謎的方法逼他自殺。荀彧當然也明白這個意思,他也早已瞭解了曹操“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為人,兩個聰明人就這樣演出了一出啞劇———也是一出悲劇。
參考:《三國志·荀彧傳》
郭嘉
(170—207)目光如炬
這個人有一道洞穿人心的目光。
官渡之戰前,曹操擔心勢力不及袁紹,郭嘉分析出曹袁間的十勝十敗,令曹操信心大增。200年,曹操大敗袁紹。不久袁紹死去,曹操出兵###袁紹兒子袁譚、袁尚,節節勝利,眾人都認為應該乘勝追擊,但郭嘉則認為應退兵,令其自相殘殺,曹操從計,南擊劉備。袁譚、袁尚果因爭奪冀州而開戰。袁譚為袁尚所敗,出走平原,並派遣辛毗向曹操求降。曹操進攻鄴城,將袁尚趕向北走。不久曹軍又擊敗袁譚,平定冀州。郭嘉被封為洧陽亭侯。
曹操繼續北上,###袁尚及烏桓,曹營眾人怕荊州的劉表派劉備偷擊許,郭嘉認為劉表與劉備實是不和,所以應儘快解決北方事宜,更建言要兵貴神速,宜留輜重,輕騎兼程,出其不意,果然大破敵軍,一路追殺袁尚,袁尚前去投奔遼東太守公孫康,公孫康將他們殺死,表示歸附曹操,曹操成功統一北方。
當曹操自柳城北還時,郭嘉得了重病,曹操非常擔心,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