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奇一靠在休息間拿著稿子兀自發呆時,突然布丁走了進來,當著眾人的面突然含笑對王奇一說:“王姐,二百萬那串項鍊我已經戴好了,真不好意思,你剛派人去訂那一款,看來只能我用完之後你再借了。再說了,你借那麼多款鑽石做什麼,反正最後又不是你的,全戴著也挺累的,像我,戴一款借一款,也不怕弄丟。”語氣溫柔,充滿關懷,情緒光滑平整找不到一絲可以插針的縫隙。周圍的演員和化妝師也表示贊同地點頭,立刻就把王奇一分裂開來。
這是對盛華詩洛口舌之爭的報復。布丁轉過身,優美的弧線畫出了優雅的輪廓。
“啊,她就是布丁嗎?本人比電視上有氣質得多呢。”眾人竊竊私語地討論,直到王奇一將一杯礦泉水狠狠地摔在了地上才得以平息。
布丁從休息間出來,迎面正遇見張一鬆。今天的張一鬆穿了筆挺的單排扣西裝,條紋西裝褲襯出上好的品味,而粉色加金色的領帶更顯示了湘南第一才俊的與眾不同。
為什麼不選擇和他在一起呢?布丁在火石間的思考。
迅速地排列出二十種好處,而最重要的則是為自己,為周圍的朋友爭取本該屬於他們的東西。
《離愛》第六章(6)
…………………………
跋:少年、秋天、葉未落
終於可以合上電腦,天空已經接近蔚藍色。
這個秋天葉子還未落,便已有了悵然。
《離愛》是第三部長篇,十七八歲的少年命運在筆觸尖流淌流淌,流淌過400多個日子後漸漸有了現在的結局。雹碎春紅霜凋夏綠的鼎盛年華,隨手都可以掐出水的年紀,離現在的我也漸漸有了距離。
眼紅紅進行最後的別字修改,祐祐最後那一瞬間的感悟讓我也有醍醐灌頂的傷痛。
從十五六歲的我到二十五六的我,相遇過的多數人都有企圖成為大人的野心,當然包括我自己。我們以為憑一己之力便能改變所有人和環境,諸不知在改變它們的同時,自己一步一步在妥協,在退縮,在改變,回過頭已發現你與我早已隔了兩個世界那麼的遙遠。
初衷都是好的,但面對結局,我們又能如何呢?
J難過的在電話那頭對我說:
布丁自以為的倔強最終將她推向了人生的黑暗。
莫小魚自以為的隱忍讓所有好友陪他上演了一出人生閉幕劇。
康縱自以為的救世精神最終誰都沒能成全,沒有成全他,沒有成全莫小魚,沒有成全他和莫小魚,他只是成全了自己一個心理上的安慰而已。
唯有什麼都沒有自以為的祐祐得以保全自我,能夠站在湘南的山崖再看一眼城市繁華的流年別景,有了恍然成長的頓悟。
可是,他們為彼此付出的那麼多,究竟作用又是什麼?包括你和我,我們在日光下做著那麼多自以為的正確的事,可結果真想我們所想象的那樣嗎?
《離愛》像多米諾骨牌,在有限的幾十萬字裡上演了青春成長的推理故事,一個人的行為牽制著另一個人的命運,我們也就在這些字數里迅速過完一個又一個的少年人生,繼而陷入深深的悲愴中。
這並非是我的初衷,而是《離愛》中四個少年行為的使然,沒法控制他們的思維,一個又一個活在真實記憶中的影子再一次復活,充盈了筆下人物的生命,看著他們義無反顧的朝著終點奔跑。
逸塵說《離愛》是副青春的桃木棺材,印有暗紋糾纏的妖嬈,但終究不過是口棺材,將我們年少犯過的錯誤一一逼仄進了遺世的黑暗。
蓋棺,定論。離愛。
為了愛,所以離開。
誰會相信這樣的說法?但偏偏就是事實,無法迴避的現實。
我想,或許吧。但我仍然想說的是,祐祐是一群少年中唯一的光亮。勇敢、積極、直接、充滿義氣、偶爾神經會有小小的脫線,不會人為的給自己揹負莫須有責任感,只是為了做好十幾歲的少年而努力,而並非其他。那是背光處唯一的光源,也是我們生存下去唯一的勇氣。
簡介上的我寫:雜誌上的專欄用以表達小說以外的自我。可小說內的自我又是怎樣的呢?
終於脫離了以“我”為視角進行書寫,《離愛》是其他人的故事,是我生命中出現的其他人的故事。
誰能做到為了目標而不惜一切代價?布丁可以。因為她的自信超越了她的自卑。
誰能做到為了另一個人而完全忽略掉自己?康縱可以。因為他的大愛超越了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