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買古籍的一點雜憶(2)
80年代末,翻譯書開始增多,弗洛伊德、存在主義、叔本華、尼采、熵、美學等開始吸引我,不多的一點錢,分給它們一大部分,古籍就買得少了。所幸90年代初為了寫兩本所謂的歷史文學類的書,趁書店中舊書尚存的機會搶了一批古籍,才沒留下更多的遺憾,但《四部叢刊》、《昭代叢書》、《三朝北盟會編》、《歷代名臣奏議》、《紀錄彙編》等許多書,當時稍覺得貴而沒買,現在卻得苦苦尋覓了。進入90年代,書價飆升,成套的古籍動輒成千上萬,瀋陽的書店中古籍漸漸引退,買得起的已是越來越少。1995年之後,惟一值得一提的就是買到《四部叢刊三編》了。那時是北方圖書城剛開業,進了許多出版社的庫底子,常有七八十年代的書,大部頭雖多,買不起也就不想了,但這套《四部叢刊三編》卻很讓我徘徊了一下。32開精裝76本,1700元,實在不算貴,但那時工作不如意,總是被扣錢,尋思再三沒有買。但其中的《罪惟錄》、《太平御覽》和《天下郡國利病書》卻實在吸引我,尤其是《罪惟錄》,在大學時曾在圖書館翻過,後來就沒機會再讀,最後在老婆的勸說下,還是買下了。圖書城見這套書賣出去了,就又進了一套,但前幾天我去時,發現那套書還在那,還是1700元。早知如此,拖到現在再買多好,還可以找人打點折。
買得最累的書是《冊府元龜》,宋代四大書買了三種,獨缺此一種,而且還是比較有實用價值的,可我想買此書時,在瀋陽卻怎麼也找不到。1996年冬,單位組織小學生冬令營去哈爾濱,可以帶家屬去,那時沒孩子,正好和老婆一起去。第一天沒安排活動,和老婆出去逛商店,快五點時,發現了一家書店,好像叫道里區新華書店,進去一看,還不錯,比瀋陽的區新華書店強,裡面古籍不少。於是在店員的催促聲中走馬觀花地看了一圈,突然發現了16開精裝十二冊的《冊府元龜》和四冊的《歷代名臣奏議》,掂量之下,發現我無法帶著這兩套書走回旅店。在催促聲中,我匆忙作了決定,拿又多又便宜的《冊府元龜》,明年再來時再買《歷代名臣奏議》。結果,我拎著兩大包書帶著小朋友們順利回到家,別的再也拿不動了。然而,夏天的時候,為了替編輯部同發行部爭利益而和單位領導大吵了一場,就此辭職不幹,《歷代名臣奏議》也就沒能買成。
瀋陽不比北京,印數少的、稍偏的書都很難見到。90年代之後,許多單位已不買書了,書店也開始以通俗時尚的書為主,幾家小的學人書店又都本小利薄,無法進太多的書,古籍也就越來越少見。書店越想擴大顧客群,越是失去老的固定顧客,而固定顧客越少,書店也就越以暢銷書為主,弄到現在,古籍已經很少了,越來越多的是那些折扣高的出版社的書。今年買到的古籍,多是先前已買過影印本而又買的校點本,像今天買的《古尊宿語錄》和《蘇軾文集》。現在學術越來越專精,體制外的人無法見到更多的資料,只能憑興趣買些書看看罷了。這也是一種進步吧。
蓋著印章的書(1)
彩色資本家�發帖時間:2002�04�0303∶06∶00
許多朋友在這裡展示了自己的書架,看了書名,發現門類甚廣,我真佩服得五體投地。我也有一大書架,三米寬兩米四高,裡面也塞滿了書,不好意思把書名羅列出來,因為那多半不是講學問的,而是我自以為讀起來有趣的,品位不高,列出來讓老師們見笑。但其中有一層的一些書,可以說一說:《西遊記》、《魯迅舊詩箋註》、《說唐》、《林海雪原》、《烈火金剛》、《茅盾短篇小說選集》、《沫若文集》(五)、《普希金詩集》、《法醫學》、《面板病學》、《死亡時間鑑定》、《赤腳醫生手冊》、《電工手冊》、《天體的來龍去脈》,以及1963和1964年《漫畫》期刊各一套,裝訂成兩大冊。數數看,18本,古今中外,雜七雜八。這都是70年代以前的書,用無語老師的話說,品相都不錯,但有一共同標誌,蓋一大紅印章:××醫學院圖書館。這是我在1972年冬至1973年春期間,從那個圖書館偷來的。我記得不止偷這些,至少有七八十本,沒保管好,只剩下這些了。
偷書的時候,我應該快十歲了。當時父母有些政治問題,一個在牛棚,一個在幹校。我帶著弟弟留在家中,佛山有個表姐,每週六來看我們,幫我們買學校的飯菜票。我們在學校裡上課、吃飯,回家睡覺,和很多沒人管的廣州孩子一樣,吊兒郎當混著日子。當時,我有個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