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好解釋了。
從1991年起,道格拉斯夫婦就在英國創立了明道中文圖書館,分散在全英近20所主要大學附近的英國基督徒家庭中,圖書館的書,主要供當地的中國學人免費借閱。在中文書刊極少極貴的英國,這個藏書很少的中文圖書館,成了真理探索者的樂園。而購買書刊的錢,絕大多數是英國基督徒自願捐獻的。
幾年前,一個英國的姐妹找到了道格拉斯,問他,她可以為中國學生做些什麼事情。道格拉斯想了想說,他們需要《海外校園》。道格拉斯知道許多學者喜歡這份雜誌,也知道大陸來的同學日子過得都挺仔細的,很少有人會掏錢訂閱它。
你需要多少?姐妹問。20本吧。夠嗎?姐妹又問。道格拉斯知道不太夠,於是,他又增加了10本。夠嗎?姐妹再一次問。道格拉斯知道,當然是越多越好,但一本雜誌就得15英鎊,30本加起來就是450英鎊了,這對於這位還在做護士工作的姐妹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看著道格拉斯沉思不語,那個護士說,就50本吧。於是,這就有了固定的為朋友們訂閱的50本《海外校園》。時至今日,那位姐妹也不讓道格拉斯向別人透露她的名字。
道格拉斯夫婦還為中國學人創辦了一個“英語之角”,地點在曼徹斯特的華人基督教會。每個星期兩次,每次一個半小時左右,已經堅持七八年了。道格拉斯每個星期兩個早晨,在固定的時間,開著一輛紅色中巴,到幾個留學生集中居住地接送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的留學生。
關於這輛“紅色中巴”,又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它是由一位英國基督徒奉獻給中國學人的。有一次,這位英國弟兄看到道格拉斯開的那輛接送中國學生的車太老、太小了,就建議道格拉斯去買一輛新車。買什麼樣的呢?當他知道道格拉斯經常要接送十幾個中國學生時,就說,買一輛大一點的吧。只要把買車的收據交給我就好了。那張收據上寫的,是上萬英鎊。這樣,才有了這輛紅色的中巴。英國汽油貴,大家開的車都很小,於是這輛紅色中巴就顯得格外的大,尤其顯眼的是,車身上用中英文分別寫上了幾個大字:“曼徹斯特華人基督教會”。
我到曼城的第二天,就坐在那輛紅色的中巴上陪道格拉斯去接中國學生。天下著小雨,道格拉斯開著車在城裡轉來轉去,一會兒在這裡停一下,一會兒在那裡停一下,看到有人在等著,老人就高興地說,“是他們”。看到該來的人沒有來,老人就搖了搖頭,說,沒有。就這樣,花了半個多小時,老人把###個學生接上了車,帶他們到教會的“英語之角”中去學習英文。學習結束後,再把他們分頭送回去。
七八年了,歲歲月月,一週又一週,在那彎彎曲曲的街道上,70歲左右的道格拉斯夫婦一次又一次開車接送中國學生到“英語之角”學習,並親自教授他們英語,一遍遍地重複那些最基本的英語會話,每個星期兩次,風雨無阻。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摯愛中國留學生的“洋雷鋒”(2)
和道格拉斯夫婦走進教室,我發現有幾位英國人已經先來到了,並且在搬桌子、擺椅子。這些自願者都是基督徒,是道格拉斯夫婦請來的老師,他們每週兩次來到“英語之角”,教這些他們素不相識的並且今後也大都不會再相見的中國人學英語。
當然,這些基督徒老師也有自己的苦惱,這倒不是由於英國的汽油價錢太高了,他們來來回回開車總得破費,而是因為他們永遠也無法確定今天會有幾個學生出席。當老師的沒有學生,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露茜說,“Unpredictable”(不可預測)。雖然和中國學生打交道這麼多年了,但她還是弄不明白一些中國人表達問題的方式,他明明告訴你他明天會來學習,但你車開到他門口了,卻看不見人影。有的時候,從此就不見人了,連一聲再見也不說。有的時候,又一下子出現了許多新面孔,弄得她很緊張,怕老師不夠,同學得不到足夠的機會練習英語。她說,每一次她請教會的弟兄姐妹來教授英語時,她都要重複這個詞:“Unpredictable”,告誡他們不能按照英國人辦事的方式來要求中國同學。
道格拉斯夫婦只要一有機會,就向中國人行善。一次,他們聽說一箇中國學生得了重病,雖然他們不認識這個學生,但他們還是趕到了醫院去看望他,並且,開車四五個小時,把他送到了倫敦的一家大醫院。即使當那位同學回國治病後,他們還為他禱告。
在道格拉斯夫婦的家中,有一些影集,上面有許多人和他們夫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