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現,林之孝家的女兒林紅玉已經很大了,可她自己卻又是王熙鳳的乾女兒,這在書中那樣的貴族家庭裡,顯然是很離譜的事——如果寫成秦之孝家的是隨秦可卿來到賈家並分匿於榮國府的一個丫頭,年齡尚小,為應付可能遇到的盤查,由王熙鳳認作乾女兒,那就合理得多;原來的合理設計,為避文禍不得不改易為費解的文字。由此我們可以想見,曹雪芹是在怎樣苛酷險惡的人文環境下,嘔心瀝血地“著書黃葉村”的。在他的構思中,妙玉的祖輩,應是賈、史兩家的同僚,並與“秦可卿家族”過從甚密;但到妙玉父輩,家道已然中落,後她父母雙亡,成為權勢不容之遺孤,所以在到了京城牟尼院,師傅圓寂後,她一方面不得不投奔世交府第以求庇護,一方面自尊心使然,必得賈府下帖子恭請。王夫人對她的底細本是清楚的,只是不知她近十來年的境況,所以聽“秦之孝家的”說得差不多了,便不擬再聽,立即允諾。
到書中第四十一回,妙玉才正式登臺亮相,這時讀者大吃一驚,這位帶髮修行的破落家族的孑存者,卻收藏著連賈府也未必擁有的珍奇古瓷文物。而且,賈母與妙玉的對話極耐人尋味:妙玉親自捧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的小茶盤,裡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鍾,賈母一見便道:“我不吃六安茶。”這顯然是賈母早年與妙玉祖上甚熟,知道她家嗜飲六安茶,否則此話脫口而出,殊不可解;而妙玉顯然也早知賈母的“臭講究”,所以馬上笑應:“知道,這是老君眉。”後來賈家敗落,起因應是元妃死於非命,賈赦為古扇害死石呆子等罪行遭到告發,以及王熙鳳的幾樁惡行;賈府遭抄家籍沒,初時妙玉可能尚滯留荒蕪的大觀園中,暫無大礙;但很可能是,在清查賈府罪行的過程中,從王夫人陪房周瑞女婿,古董商冷子興的流水賬目裡,查出了那成窯小蓋鐘的來歷——妙玉家從“秦可卿家族”那裡得來,傳給了妙玉,而因妙玉用其給賈母獻茶,賈母順手遞給劉姥姥喝乾了,妙玉嫌髒,經賈寶玉手,白給了劉姥姥,劉姥姥女婿王狗兒,後來託冷子興轉賣,可能賣到了忠順王府……而這稀世瑰寶成窯小蓋鍾原是宮中之物,事情鬧大,寶玉竟因此被逮入獄,妙玉聞此,從“檻外”急奔“檻內”,“雲空未必空”,挺身而出,自認“禍首”,最後為救寶玉,不惜“風塵骯髒違心願”,“無瑕白玉遭泥陷”,很可能是,屈從了忠順王爺那個“枯骨”般的老色鬼,但在寶玉確實脫離險境後,便慘烈地與“枯骨”同歸於盡了!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再探妙玉之謎(2)
一般的讀者,受了高鶚偽續的影響,往往以為妙玉對寶玉的種種態度,是她在暗戀寶玉,這是大誤會;妙玉在大觀園裡稍微住些時間,便不難知道賈寶玉與黛玉二人的愛情關係,而且薛寶釵的坐等“金玉姻緣”實現,也是明擺著的;她會生出“第四者插足”的想法麼?我以為,不會。何況她歲數也比賈寶玉大了許多。她之所以在寶玉生日時派人遞賀帖,確如寶玉自己所解:“因取我是個些微有知識的。”什麼“知識”?就是“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哪管世人誹謗!”他們反“正統”的放誕詭僻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的。依我想來,妙玉應是暗中鼓勵寶黛的“木石之戀”的。那麼,太虛幻境那冊子裡妙玉一幅,判詞中“欲潔何曾潔”何所指?以及“曲演紅樓夢”中關於她的那一曲《世難容》裡“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又何須,王孫公子嘆無緣”等語,該作何解釋呢?有人將曲中的“王孫公子”指為寶玉,大謬!寶玉是隻愛黛玉一人的,怎會對妙玉有姻緣之想?!依我的思路,妙玉的令世人難容,是她對某王孫公子曾有過大膽的青梅竹馬之戀,這甚至連她的親生父母也不能原諒,所以將她送入燃“青燈”的“古殿”(注意,櫳翠庵絕非“古殿”),使她“辜負了,紅粉高樓春色闌”,而也愛她的王孫公子(韓奇?陳也俊?)只能“嘆無緣”。
第七十六回,悲劇的大終局節節逼近,史湘雲與林黛玉的凹晶館聯句,到第二十二韻,她們分別以“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的“讖語”道出了各自的結果。後來妙玉從山石後轉出,止住她們,把她們引入櫳翠庵,一氣續成十三韻;妙玉“才華阜比仙”,她同警幻仙姑一樣,以詩句暗示出了除已死的秦可卿和史、林這三釵以外的九釵的大結局:“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盆”,這是說元春在宮中的好日子將盡;“簫增嫠婦泣,衾倩侍兒溫”,這是說寶釵將守活寡,在襲人離去後,“好歹留著麝月”,相依為命;“空帳懸文鳳,閒屏掩彩鴛”,這是以喻王熙鳳到頭來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