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六合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喝!徐大人醉酒草書驚蠻夷。指著洋人教訓:‘還敢欺負咱們百姓不敢?還敢我再調兵船來打你!,嚇得洋鬼子連連畫招。然後乘坐大兵船傲然返國,要向老佛爺萬壽報吉祥的……這進了京城,不是紫禁城騎馬。也該是賞紫韁了吧?頂小頂小,大人現在是布政使的銜頭,賞個頭品頂戴還是手拿把攥。爺們兒,您說呢?”
“賞什麼都該!難道賞李鬼子?當初在廣西,要是徐大人和當時李鬼子換個位置,咱們越南還能丟?現在還好李鬼子識趣兒,奏請徐大人去守朝鮮屏藩。這是替天子守國門來著!”
“李鬼子有什麼好心?他是怕徐大人去他北洋參乎,李鬼子精著呢!現在就盼著菩薩保佑,讓徐大人在朝鮮能練一支神兵出來。將來朝廷出奸臣,還是洋鬼子上門。能殺回來勤王!”
“小聲兒點,國朝能出什麼奸臣?沒聽見莫談國事麼?”
市井民間如此。公卿百官也無不各懷心思。如果說當初徐一凡在攪動京華煙雲地時候兒,還是在滿清這個深不可測的官場裡面只是試了一下水而已。那麼這次從南洋載譽回來。那麼就是正式要在這個官場角力沉浮了。那是要牽涉到了太多人的利益位置,甚至還有立場問題。朝廷扶植徐一凡分北洋權的意圖瞎子也看得出來,北洋勢力倒也是有攻有守。祭出了讓徐一凡去朝鮮的法寶,大家都明白,朝廷是萬不可能不答應的。將來如何,還真是要走著看呢。這個時候正是默默觀察,豎起耳朵打量的時候兒。再說了。徐一凡另起了一個局面的話,不是又多出了許多位置出來?多少候補得當盡賣絕還要強撐場面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