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的寒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個願望。其實我還有很多很多的願望,但是規定我只能許三個願。如果不限定在三個以內的話,我還希望新世紀圖書出版的形勢能好一點,這樣我壓在好幾個出版社的書都能夠出版;我還希望賺的錢可以多一點,這樣我就可以自己出去旅遊;我還希望北京的建築能再漂亮一點,空氣再清新一點,規劃再合理一點,物價再低一點,這樣我就不會老是去羨慕別的城市了;還有就是我希望人民的生活保障能再完善一點,有一次我在銀行看見一個老人用顫抖的手拿著鋼筆在填取他一個月的養老金:387元人民幣,很冷的冬天還穿著很破的棉衣,戴著灰灰的舊帽子。我過去幫他填了銀行取款單,我記得填寫的時候我竟然辛酸得眼淚模糊了視線,看不清寫在上面的字跡,並且久久不能夠平靜。
北京
無法突圍的時尚
在我們還沒有來得及察覺的時候,時尚這個詞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時尚雜誌包裝成了我們生活的一大主題。我不知道這個詞和我們過去所說的“時髦”、“流行”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從字面上來看,也許是比“時髦”更多了一點“高尚”的成分吧,也就是比“時髦”更“時尚”了一些。其實“高尚”這個詞更有趣,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高尚已經從一個形容人格精神的詞變成了一個形容財富和有錢人的詞了,比如廣告中常用的“高尚社群”。
“時尚”這個詞也不無例外,它已經在鋪天蓋地的高消費的傳媒引導下成為了一個代表著身份和地位的物質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