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 (第3/4頁)
冥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她也知道吳三桂有竊國為君的野
心。而陳圓圓最不願看到的就是「兵災戰禍」。所以,儘管吳三桂有意要冊封陳圓圓為正妃,都被她拒絕了。
果然,在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年),吳三桂聯合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三人聯手,打著「反清復明」的大旗,並自封為「天下
都招討兵馬大元帥」,點燃了反清的戰火。
正當吳三桂在興頭上準備大幹一場時,不想卻有人出來兜頭給他澆了一瓢冷水。這人正是陳圓圓。陳圓圓知道此事便藉機向吳三桂道:「
妾本是蘇州歌妓而已,如今做了王爺的妃子。侍候大王也已有二、三十年了,已是榮華富貴到頭了。我害怕從此長奢侈華麗下去。會遭到老天
的懲罰……」
吳三桂聽到此處也吃了一驚,不由問道:「你……怎麼說出這種話來!」
陳圓圓看了吳三桂一眼,緩緩地說:「請求王爺賜我一間淨室,我願意身披袈裟,吃素修齋,終享天年。」
這個請求可急壞了吳三桂:「我正想到起義推倒清朝,面南為帝,那時你也貴不可言,怎麼你卻起了如此的想法!」
陳圓圓搖搖頭道:「從古至今,多少人為了爭帝稱王,擾得百姓不得安寧,待到當了皇帝,又為了保住帝位費盡心思,有何樂趣可言?」
陳圓圓略為停頓,又說道:「我幼年時,自以為容貌美麗,也曾有過非分之想。如今當了王爺次妃子,反而覺得那想法俗不可耐了。我看
,王爺多為自己著想,不如交出兵權,你我相偕隱沒林下,像范蠡和西施那樣泛舟於五湖,那該有多快樂?人生在世,不過區區數十年,何苦
再開戰端,稱王稱霸,爭城奪地,致使百姓生靈又要遭受塗炭呢?」
吳三桂靜靜的聽了,也覺得圓圓此說法很有些道理,可是口裡卻說:「這是你們婦人之見!」又想到自己現在已是騎虎難下了,只好硬著
頭皮說:「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
陳圓圓聽吳三桂說出這等話來,心知事情已無挽回餘地,不免嘆息一聲,垂下淚來。第二天早晨,陳圓圓又向吳三桂重申要求,執意要去
淨室。吳三桂一再的挽留,她無比傷感地說:「為時已晚矣!時光易逝,這些年來我經歷了多少苦難和折磨,我已有所頓悟了,一切看透了,
你已不是當年的吳總兵,我也不是年輕時的陳圓圓了。我再也不想回去,北國的風光也已不再使我留戀,我將留在這清冷的蓮花池畔,守著青
燈黃卷,了此殘生……」
話還未了,夏相國進來報告:「王爺,將領土卒都已集合在校場恭聽您的訓示。」夕陽西下,時近黃昏,在淒涼尖利的號角聲中,吳三桂
也無暇細思想,只好默許陳圓圓的要求,拖著遲緩的步伐,走向校場去。
陳圓圓也懷著莫可名狀的心情立即移居宏覺寺,跟從王林禪師,正式做了尼姑,改名「寂靜」,號「玉庵」,誦經唸佛,日夜不輒,再也
不去理會那吳三桂。
※※※※※※※※※※※※※※※※※※※※※※※※※※※※※※※※※※※※為了對付吳三桂,康熙皇帝親身坐鎮北京平叛。後來乾
脆將在京的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和吳三桂的孫子吳世霖一起處了死刑。
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年)三月,吳三桂在衡州祭告天地。自稱皇帝,攻元昭武,稱衡州即今天的湖南衡陽市為定天府;八月,就一命鳴
呼,時年六十七歲。
吳三桂元配發妻張氏、孫子吳世墦及吳世繙的妻郭氏自殺,其餘吳家男女老幼盡遭殺害,唯獨陳圓圓得免於難。
同年秋天,常智瑩把吳三桂兵敗,而病死在湖南廣道衡州城的訊息告訴陳圓圓,陳圓圓若有所思地說:「三十多年的冤孽債算是了結了。」陳圓圓嘆了一口氣又說:「經過這些年來他的所作所為,使我瞭解到他只不過是一個表面逞強,心地險詐,患得患失,反覆無常的小人;在
我的心裡,原來的吳三桂早就死了……」
又過了幾年。在一個葉落簫瑟的深秋傍晚,陳圓圓正伴著青燈古佛,手持念珠,虔誠誦經的時刻,忽然傳來了一陣緊急的敲門聲。常智瑩
急忙出去一看,原來是蔡毓榮帶領清兵,前來查抄珍寶古玩。
常智瑩立即轉身告知陳圓圓。陳圓圓不願被軍兵認出來,更擔心會有不測風雲,她打發常智瑩從後門逃走,然後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