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沈溪於正月十六正式接受朱厚照提請,出面主持朝局。
本來要等幾天,正式諭旨才會送達,但當日天還未黑,訊息已外洩,戶部尚書楊一清親自前來拜訪沈溪。
不過因這邊還有會未結束,楊一清在吏部會客室足足等了小半個時辰,沈溪才出來。
二人坐下,簡單交談幾句,楊一清把來意說明,請沈溪為江南用度報一個大致的數字,讓他可以順利跟皇帝請示,完成戶部今年度的預算。
楊一清道:“南京那邊遲遲沒有訊息,年前曾發函催促,但一直沒有回信。正好之厚接手朝政,便來問個清楚。”
雖然唐寅以南京兵部侍郎的身份,奉皇命督理江南事務,但其實唐寅並不能得到京城這幫大佬的認可,始終把唐寅當作傳奉官之類的存在。
沈溪道:“今年南方用度,在下並不太清楚……應寧兄可有問過兵部王尚書?”
若是旁人,自然可以毫無顧忌地拆唐寅的臺,沈溪卻不能,畢竟是他親手提拔的人才,若沈溪直接跳過唐寅做決定的話,必然會打擊對方的積極性,這是沈溪不願看到的一幕。
楊一清聽了沈溪的話,便知這是推諉,心中大概有數,沈溪分明是不打算把江南軍政事務攬在身上,於是道:“年前年後,在下去過兵部多次,跟德華進行商議,可惜都拿不出具體數字,江南的備戰情況京師這邊瞭解不多,有關新兵招募以及訓練量,還有造船等用度……這些都需要地方呈報,可惜目前暫且未有上報。”
沈溪點了點頭:“看來是某些環節出了問題。”
“之厚曾多次領兵出海,應該對備戰所需錢糧有所瞭解,其實你不妨估算一下,給出個大致的數字,等地方上報後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增減。”楊一清建議。
沈溪笑了笑:“此事在下暫不能接手,畢竟陛下尚未發出御旨,名不正則言不順。”
楊一清道:“可從蕭公公處聽聞,此等事可以直接問你的意見,應該不會有問題吧?”
沈溪搖搖頭:“皇命在身做事才方便,其實在下相信江南很快便會把具體數字彙總上來,戶部呈交預算奏疏不急在這三兩天,總歸預案在開春前正式排程錢糧前透過也不遲,可以等等。”
楊一清面有難色,“可是……蕭公公之前已多次催促。”
沈溪微笑道:“蕭公公那邊,在下自會去說,應寧兄不妨回去等訊息,幾天內應該就會有結果。”
旁人或許會跟沈溪爭論一下,但楊一清很識相,知道如今朝中以沈溪馬首是瞻,就算年長沈溪許多,也沒有露出不悅之色,欣然點頭:“儘早有結果自然最好。”
……
……
沈溪之所以如此敷衍,其實是在給唐寅機會。
以沈溪所知,唐寅前往新城,目的是視察備戰情況,做一個較為科學合理的預算。
果不其然,唐寅到新城次日,火速向京師發函,說明江南備戰一切順利,而這份公函在最短時間內傳到京城,時間不過正月十九。
王瓊得知情況,馬上跟楊一清商議,楊一清又按照唐寅提請,將戶部預算奏疏補齊,於正月二十呈送通政司,同日下午內閣已得到上奏。
事情很大,這會兒朱厚照委命沈溪為監國的諭旨仍舊未發到京城,但梁儲不想在這個問題上自作主張,跟靳貴商議後便出宮找沈溪,當晚在沈溪的小院相見。
“……今年兵部預算為二百萬兩銀子,比往常年高出許多。”梁儲做出總結。
沈溪很清楚,以往大明每年財政進項不過二三百萬兩銀子,各部門攤下來,兵部基本有個四五十萬兩銀子撥款便不錯了,一旦有戰事發生,會從其他方面走賬,不會涉及年度預算問題。
當年朱厚照制定平定草原國策時,兵部預算接近一百萬兩,而這些預算並非完全用在西北,更多是用在製造火器尤其是火炮、火銃上,其中部分還是沈溪自行籌措。
但現在,光是兵部預算就要兩百萬兩銀子,而以大明中樞各部以及地方實際用度來看,超支很常見,估摸一年下來,兵部非要用三四百萬兩銀子不可,因而梁儲覺得這份預算不可能透過。
沈溪道:“陛下制定的出兵海外的計劃,不知在兵部預算中,備戰用度是多少?”
梁儲搖頭道:“不多,不過才五十萬兩。”
沈溪道:“那大頭用在何處?”
梁儲嘆道:“陛下之前對九邊軍政有諸多意見,聽說要將九邊各處舊城牆進行修繕,這部分大概要用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