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2/4頁)
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會,進了一個現在叫黃浦劇場的一個電影院。電影院當時看電影太便宜了,只要五分錢。我進去連續看了兩個蘇聯拍的莎士比亞的,一個是《第十二夜》,一個是《奧瑟羅》。憑心而論,十歲的男孩子,而且是當年的十歲的男孩子,是不懂得愛情的。我說憑心而論,應該說是沒有完全看懂這個作品。但是我震撼式的感覺了一種美,這個美還不是劇中人的美。我覺得這完全是一個讓我可以終生投入的一個世界。我不知道這個世界是什麼?我也不太懂得這個世界,我就知道這個世界是美不勝收,人完全是暈了一樣的從電影院裡走出來。這是我講的半透明的雙層結構,它給我看的是表層,表層我看不明白。但是我看明白的東西,其實完全沒有看懂,但是它隱隱約約給我感到背後還有很多文章。就是那個背後的文章帶領著我一步一步地走入了很深的殿堂,這一點非常重要。莎士比亞老做這個手腳,這個手腳是很奇妙的手腳,他在一個看上去很淺的作品當中,誰都懂得的作品當中。他埋一個井口,留下一個視窗,讓你看到裡邊好像有很深的殿堂。我們看那個南方的園林的時候,有這種感覺。我們以為走完了,突然有個小視窗,看到裡邊還有,你推進去是這樣的。這樣的話,我大體上講明白了未知結構和兩難結構,這種深刻的東西放在一般的文學創作當中它的藝術謀略,它怎麼放,它要放在比較後面。一般說在比較後面讓瞭解這個東西的人震撼。莎士比亞好像前面講得非常明白,到最後一個層次的時候,一個困惑的莎士比亞,一個思考的莎士比亞就出現了。
那麼,現代派的文藝呢。覺得這個謀略太複雜,這我們對現代派文藝我們也講幾句好話,它覺得這個太複雜了,這個沒有多少人會排那麼多複雜的結構,所以他們就乾脆在一個作品當中。既出現故事,又出現哲理,同時出現也有,這個作品成功的也有很多。其實我們藝術家老在這個問題上做思考,就是我和觀眾在接受程度之間的一個拉鋸站,而這個拉鋸站實際上是我們精神結構的拉鋸站,而精神結構的最後這個部分呢,往往是我所不知道的。我把我的不知道交付給觀眾,觀眾當中有我的同道,有我的知心朋友,我們一起來共享這個不知道。大家說這個不知道有共享嗎?對,共享不知道就是共享思考,如果這個你所安排的共享不知道的這個層面,極有魅力的話。那麼這個作品就帶有永恆性,這是在讀解作品的時候,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也是一個大作品裡的構架,我大體上是講了未知結構的這幾個部位,
我再反過來歸納一下,我三個例子說明未知結構和兩難結構它是什麼。比如我講它特殊魅力在何處,它的幾個性,特殊魅力在何處。然後我講了它這種東西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以後第四,我講了要實現這個結構的一種謀略,我主要以莎士比亞作為例子來解剖,大體說明今天的未知結構,或者說兩難結構的一個話題。這個話題我正需要說明的在藝術創作學當中是一個比較深一點的話題,我正是不需要所謂的學生寫出作文都這樣,那完全沒有必要。我前面講到,這是比較難的。但是作為藝術創造學,不研究這個好像是不太行。我覺得我們的文化界就是對於創作規律的研究太少,我看到的很多很多研究,做批評的人。完全做一些人格攻擊,不是做這種真正的創作學的研究,這就不對了。真正的理論家,應該做些創作學的研究,這方面研究少了以後,直接地影響我們國家的創作水平和審美水平,這是很遺憾的。所以我只是提供這麼一種思考的方式,來說明在這個問題上曾經有人們做過這種探索,有人經過這種實踐,在學術問題上,可能有很多朋友有不同意見。有具體不同意見,這是可以的。這種不同意見就叫做學術意見的分歧了,有人說不,這個雙層結構好像是三層。有人說,不,這個雙層結構很可能是平鋪的,這就叫學術爭論。遺憾的是我們現在太少太少看到類似於這樣的學術爭論,講的是完全另外一件事情,所以呢,我在講述這個時候同時也表達出我的一個心意,就是希望我們在文學研究和文學批評的領域,更多的回到文學本位,和藝術本位。而不要離開這個對於你一個不認識的人,猜測他的人品,猜測他的戀愛,把這些東西叫做文學評論,那就搞錯了。
那麼餘先生是治戲劇史的大學者,戲劇是講究結構的。那麼餘先生今天的演講也是非常講究結構的,雖然他講是藝術的兩個未知結構所帶給作品的偉大的藝術魅力。也就是說任何一部的偉大作品之所以偉大,大作家之所以偉大,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他的作品寫出了人類所共同的終極的悲劇宿命。餘先生的話就把它概括為是作品當中背後所應該具有的兩難結構和未知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