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融合記憶 我是大妮兒——李雁回 (第2/2頁)
雁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姐保護曦哥兒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啊,曦哥兒不要傷心啦,現在大姐不是好好的嗎?大姐還要送曦哥兒上學堂呢!”“大姐,嗚嗚嗚嗚……”
“好啦,好啦,小花貓別哭了,一會兒風吹過了,臉會裂開的,到時候疼起來,大姐可是會心疼的,不哭啦,不哭啦。”八歲大的李雁回還是瘦瘦小小的,哄著同樣瘦小的弟弟,直到小弟的臉上有了笑容。
“哎呀,這麼長時間不出門了,都到了能挖野菜的時候了。”李雁迴帶著弟弟,走到了山根下,雖然草還沒有萌發,但是一些早春的野菜已經長出來了,仔細找找還是有的吃呢!
李雁回知道,去年冬天一場大雪,好多人家流離失所,更是凍死、餓死不知道多少人,糧食更是貴的離譜,家裡雖然不至於餓死人,但是也是吃不飽的。
自己的娘戴氏已經在儘量縮減一家人的用度了,但是,架不住家裡有個身體病弱的奶奶需要常年吃藥,這藥錢更是貴的離譜,戴氏也只能和自己丈夫勒緊了褲腰帶過日子,儘量緊著老人和孩子,就這樣才熬過了難捱的冬天。
又逢李雁回遭此橫禍,家裡的銀錢基本用盡,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粥裡的米越來越少,加的豆子越來越多。
在養傷的這半個月裡,李雁回不止一次的看見孃親戴氏在灶間偷偷的抹眼淚。
看著地裡雖然還小確實已經能吃的野菜,李雁回決定下午的時候帶著弟弟妹妹多挖一點回去,也算能添一口鮮菜吃吧。
忘了說了,李雁回的家在一個叫杏花村的小莊子裡,隸屬於清河縣塔灣鎮,相鄰的村有東灣屯、大李村、下河村、馮家溝,杏花村因為附近的山上杏花開得最好而得名。
全村的人口也不多,只有三十幾戶,百十口人,因去年冬天的雪災,鎮上的衙門有安排了一些災民落戶,倒使得這個不大的小山村多了些人口。
杏花村的地理位置還算不錯,南有塔灣河,背靠老虎嶺,老虎嶺其實沒有什麼老虎,只是遠看的形狀像只臥著的猛虎而得名。
距離最近的鎮子塔灣鎮也就一個半時辰的路程,交通也算便利。村裡主要以耕種麥子和穀子為生,間或種些豆子,因臨近塔灣河,還開闢了一部分水田,種植占城稻,要不是前幾年兵禍不斷,其實杏花村的日子還算是過得去的。
去年戰亂基本結束了,新皇登基,為了穩定民心,特意降低了賦稅,鼓勵農民開荒,且荒地五年不徵收賦稅,五年以後也只徵收正常賦稅的一半,讓連年受戰亂之苦的百姓得以休養生息。
這十里八鄉的鄉親們聽見這個訊息,都感恩新皇的德政,準備摩拳擦掌大幹一場呢。老百姓嘛,不就圖個“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嘛,誰做皇帝有什麼相干,誰對老百姓好,老百姓就唸誰的恩情。
李雁回的家比較簡單,爺爺李大春,是個孤兒,母親難產而死,父親家貧無地,在李大春五歲的時候也病逝了,除了一間茅草屋也沒有留下什麼財物,還是鄰里鄉親看不過去,幫著料理了後事。
李大春幼年乞討、吃百家飯長大,長大後一直做短工,孤身一人。直到二十九歲意外救了文氏,娶其為妻,也就是李雁回的奶奶。
文氏當了貼身的釵環置辦了些田地,才算有了個正經的家。文氏過門的第三年生下一對龍鳳胎,也就是李雁回的父親和姑姑,李萬峰和李婉。
文氏生下雙胞胎傷了身子,身體不太好,後來在雙胞胎六歲的時候,李婉被人拐走了,文氏更是傷心,生了一場重病,爺爺賣了兩畝田換了藥錢才留住了文氏的命。
這下文氏傷了根本,常年的藥湯不離口,能做的家事有限,家裡家外全靠著爺爺李大春。
好在爺爺李大春能幹,再加上李雁回的父親漸漸長大了,慢慢的日子好過了些。
經人介紹李萬峰娶了鄰村馮家溝的姑娘戴金枝,也就是李雁回的母親了。戴氏性格溫婉,行事爽利,這家裡有了女人就是不一樣了。
戴氏隔年生下了李雁回,一年後又生下龍鳳胎的二妮李秭歸和弟弟李晨,又有了三妹李清合,小弟李曦,這個人丁單薄的家,才算是熱鬧了起來。
按理說這樣有三個勞力的家應該過得還算不錯,不過這麼些年,為了能夠找到走失的李雁回的姑姑李婉,家裡每年都會拿出一部分錢用來打聽李婉的訊息,雖然這麼多年也沒有什麼大的進展,但是一家人沒有放棄,沒忘記那個血脈相連的親人。
最快更新閱讀,請訪問 請收藏本站閱讀最新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