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3/4頁)
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生的“經驗醫學”,那麼,從邏輯上講,隨著經驗的進一步積累,我們可以發揚、修改、補充中醫的這套理論,使之更完美、更科學,更具有可操作性。而且人類社會的一切知識都是這樣來的。比如說,最早的天文學是建立在長期觀測基礎上的,但隨著人類的不斷觀測,天文學的知識在不斷豐富,從天圓地方發展到了宇宙大爆炸理論,地球從一塊平板變成了一個球形,恆星從熾熱的星球發展到了冰冷的黑洞……天文學在不斷地積累,不斷地豐富當中。
然而,令我們不解的是,自從《黃帝內經》形成以後,事實上沒有一個人可以動搖這套理論框架,歷史上無數的名醫,不論他有多麼聰明,多麼努力,當他臨死的時候會發現:其實他僅僅對《內經》的某些條文多了一些心得,根本無法走出《內經》劃定的圈子,更別說發展它了。當前的研究大多數借助於現代科學的手段,但我們依然處於證明《內經》經文的程度,比如,關於經絡學,國家兩個五年計劃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結果只得到一個結論:經絡是存在的,《內經》的記載是正確的。至於經絡是什麼,我們還是兩眼一摸黑。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難道說是因為我們目前的經驗積累不夠?可事實不是這樣的。中國目前的人口,是《內經》成書時的幾百倍,人多病就多,即使10個人中有1個去看中醫,那麼每年中醫就診的人數也遠遠多於古代不知多少倍。因此,僅從就診人數、病例上,目前一年積累的經驗可能比古代10年都多。再者,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曾大力發展傳統醫學,中醫學院、中醫研究所、中醫藥企業、中醫各類門診、以及民間從醫者,這數量加起來是驚人的,古代社會無論如何是無法比擬的。
難道說是因為我們的大腦不如古代人聰明嗎?事實更不是這樣。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每一步都是以聰明才智作為動力的,遠的不說,我們明顯地感覺到,現在的孩子比他們的父輩更聰明,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看看我們周圍,電腦、飛機、火箭、汽車、原子彈,哪一項成果都能證明我們比古人更聰明。
難道說是我們的研究方法比古人落後?這更是不攻自破。現代科學的研究方法多種多樣,手段也五花八門,從大型的正負電子對撞機,到人體基因的檢測儀器;從漫遊太空的人造衛星,到深入人體器官內部的攝影機。這些方法手段,哪一個拿到古代都會引起天下大亂。
可是,為什麼這麼多的經驗,這麼多的從業人員,這麼多的研究方法,這麼多的實驗手段,就是無法發展中醫理論呢?按理說,這些經驗加起來,再造一部《黃帝內經》都足夠了,可為什麼我們有了經驗卻讀不懂中醫理論呢?
這無情的事實反過來證明,中醫源於經驗的觀點是多麼荒唐。
1972年,人們在馬王堆漢墓中出土了部分醫書,其中記載人體經脈11條,缺手厥陰脈,有人說這證明了經絡學說的發展過程,從西漢時的11條經絡,發展到東漢是的12條經絡,並以此來證明中醫是勞動群眾在實踐中發明創造的。這是胡說,因為《靈柩·本輸篇》中,經絡也是11條,同樣缺少了手厥陰脈。這恰恰證明,馬王堆醫書與《靈柩》有一個共同的祖本,而這個祖本可能也是一個抄錄本,在抄錄時少了一條經脈。
另一方面,世界上許多民族的傳統醫學都是經驗式的,但這些醫學與中醫有一個根本的不同,它們統統沒有理論,只有一些簡單的操作方法,而且絕大多數巫醫的成分很濃重。這是世界經驗醫學的一個共同特點。
中醫不但有操作方法,而且有一套嚴密、精深的理論體系,中醫的任何操作都置於理論的指導之下。比如,中醫診斷主要依據“陰陽”理論,針灸也遵循經絡理論。這一特點完全不同於上述經驗醫學,它倒是與現代科學很相似。
我們不禁要問:有完整理論體系的醫學,能稱為經驗醫學嗎?
可見,用“經驗的積累”來解釋中醫起源的做法,是根本行不通的。再往前追溯,漸進的觀點可能會解釋一些古代文明起源,但解釋不了中醫的起源。而“勞動人民……”云云,則更是一句蒼白至極的政治術語。我們認為,這些現象的存在,恰恰證明中醫起源有另外一種可能。
動物本能說
當我們批評一個人名實不符的時候,常常會這樣來形容:遠處正有一頂大帽子向我們漂過來,等到了眼前方知,原來這是個戴著帽子的人,由於人小帽大,遠處就只能看見帽子,而看不見人。
大家在研究中醫學時,也有這樣的感受。中醫理論體系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