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比如說透過城考成為文生,經過州考成為貢生,參加國考進階為侍讀,最後再在十國聯考之後成為御書。
但從御書境開始,再想要繼續提升文位,就需要個人感悟了。
至於感悟的方法則有很多種,比如讀書,比如實戰,再比如某些奇遇等等。
或者更直接的來說,其實修習一途,就是修時間。
只要你肯花時間來沉澱自己的所學所得,堅持不懈,那麼就算天賦差一些,也總有水到渠成的一天。
而對蘇文來說,這些條件,他其實早就已經具備了。
早在阿房宮的時候,他便已經觀遍了神書,甚至還於神書之上鐫刻了《論語》之言。
後來在離開聖城之後,蘇文首先去了聖佑書院,在那裡,他不僅找到了魔君屠生的手記,更在黑甲蟲的幫助下,閱盡了聖佑書院的所有藏書!
這是讀書。
再來說實戰。
先不論蘇文從臨川城這一路走來,其實大部分時間都在戰鬥,就單說他從聖宮出來之後,先是與辛老五戰了一次,後來又在葬花嶺與幾位半聖較量了一番,最後在前往迷失沼澤的逃亡過程中,蘇文和旬塵更是從千軍萬馬的追殺中一路打過來的!
論戰鬥經驗,在場除了幾位半聖,誰敢與其比肩!
至於說奇遇,還記得當日在迷失沼澤,蘇文站在劉自得院士的墓前,所感到的那一陣悲慼嗎?
那是因為在同一日,王羲之與蘇軾這聖域的兩大山脈同時崩塌,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兩位聖者共赴黃泉。
但在更早一些的時候,蘇文便曾經感覺到手腕上的月下獨鐲發出了陣陣炙熱之意,那又是為何?
是因為蘇軾寫了一篇《寒食帖》。
“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
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
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
誠然,從本質上來說,這篇字帖率先所體現的是蘇軾的書道造詣,但請不要忽略掉,它同時還是一首詩!
而且這首詩與蘇文當初在州考所作的《行路難》一樣,既不是律詩也不是絕句,是不被神書所承認的!
但蘇軾不是蘇文。
蘇文在寫出《行路難》的時候,只是一位剛剛開智不久的文生。
而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