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本寶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點情面的趕出了朝廷。
相比於他的祖上明孝宗,面對迫害自己的仇敵萬安、劉珝、劉吉這紙糊三閣老,也能讓他們保持體面的退休。儘管萬安等人幾次依附萬貴妃,提議更換太子,差一點把孝宗皇帝逼上死路。
由此可見,崇禎皇帝是一個寡恩刻薄之人。
因為明朝皇室坑爹的祖制,藩王皇子只能當豬養。所以崇禎皇帝在登基之前,沒有受過任何帝王教育,在這一點,他是遠遠比不上他的哥哥天啟皇帝的。
在天啟朝中,陝北河南也發生過大災,尤其是陝北連續四年大旱,河南部分地區更是八年大旱。但是在天啟朝中,朝廷還是能夠免除賦稅,賑濟災民。
從這一點上來看,儘管天啟皇帝有些不務正業,被東林黨文人譏諷為木匠皇帝。但是在治理國家上面,卻遠比崇禎帝靠譜,明朝亡於崇禎朝,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崇禎登基之後,罷斥閹黨,重用東林黨官員。當朝的內閣大臣韓爌,李標,周道登,錢龍錫等閣臣,都有東林黨背景,尤其是首輔韓爌,更是老牌的東林魁首。
這些東林黨上臺的官員,自然會為了家族、親友、門生、鄉土的利益奮鬥。他們炒作‘蘇松重賦’的概念,忽悠啥也不懂的皇帝平均稅收。
他們還上書朝廷,要求取消商稅、礦稅、茶稅,反對朝廷一切向江南地區的徵稅政策,要求皇帝廢除閹黨、礦監、稅吏。這樣的政治觀點,就決定了東林黨一定是需要打擊的朋黨。
江南一畝稻田能收兩季糧食,每畝每季產糧平均四石,如果種植茶桑等經濟作物,收入也會更高。而陝北每年只能收一季小米,每畝平均產糧四五斗,讓江南百姓與陝北平民平均分擔稅收,只能將北方百姓活生生逼反。
從明朝的祖制看,從明太祖朱元璋時代,就藉口張士誠抗拒天兵,向蘇松地區收取重賦。這樣的政策一直也沒有更改,直到崇禎朝,東林黨人才成功忽悠崇禎帝消減江南稅收。
崇禎皇帝為人急俊嚴苛,當朝十七年,竟然換了五十二位內閣大臣。哪怕是現在的韓爌,李標,周道登,錢龍錫,劉鴻訓五位閣臣,再過一年也會全部倒臺,不是被下詔獄,就是被流放充軍,好一點的也只能平安降落,告老辭官。
李標雖然師從東林黨魁首**星,但是為人謙遜,並不熱衷於黨派之爭,在東林黨人中非常罕見。也許是因為李標出身河北,與東林黨大本營江南距離甚遠,實際關係並不算非常親近的緣故。
李標本來已經成為首輔大臣,因為韓爌算是東林黨老前輩,在韓爌歸朝之後,李標讓出了首輔之位,也沒有與韓首輔爭鬥臉紅。
周道登雖然很會裝孫子,但是的確是大智若愚的人,見到崇禎皇帝對首輔韓爌不滿,馬上跳出來踩了一腳。
周道登第一次面見崇禎皇帝之時,就一口氣提出三條建議:“一曰守祖制,二曰秉虛公,三曰責實效。”
崇禎皇帝聽了很滿意,在廷推之時做了手腳,才讓周道登入選了內閣,成為宰輔的一員。
周道登成為宰輔之後,因為學問不精反應不快,鬧了幾次笑話,從此失去帝心,在崇禎二年遭到罷斥。
現在周道登還沒有鬧出“黑齒,齒髮黑者也!”;“容臣等到閣中查明回奏”;“情面者面情之謂也”這些笑話,在崇禎皇帝心中還有些地位。
崇禎見周道登這些話條理分明,見識過人,正說在自己心坎兒裡,於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又拿起一本奏疏說道:“陝西巡撫李應期上奏朝廷,說陝北旱災嚴酷,讓朝廷撥銀賑濟,減免稅賦,三位老先生以為如何?”1
韓爌剛才被周道登打了一個悶棍,現在也有些惱怒,但是知道言多必失的道理,決定閉口不言。
李標此人比較正直,從不結黨營私,在東林黨中算是鳳毛麟角。此人向來以大局為重,看了李應期的奏章,覺得很有道理,應該大力支援。於是對崇禎皇帝重重磕了個響頭道:“李御使所言,乃老臣謀國之言,請皇上一定要採納。”
李標雖然為官正直,但是比起揣摩皇帝的意思,韓爌、周道登二人卻遠勝於李標。
從崇禎皇帝剛才的話外之音來看,肯定是善財難捨,捨不得白花花的白銀,所以才要想法子推諉。
首輔韓爌剛剛被周道登踩了一腳,給皇帝留下了空談大言的印象,現在正是彌補之時。於是他上前一步說道:“朝中府庫如洗,哪有銀兩賑濟災民,還是讓陝撫胡廷宴想想辦法,發動士紳出力,多搭粥棚,將災民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