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小頭頭,領著幾十個瓦工。你是哪個村的?”
姓崔的與郭震北聊了幾天,最後一點遺憾也煙消雲散。不管怎麼樣,他們得到了郭震北他們的救援,對於這出賣體力的人,都是值得自己感激的。
而且他直接問是那個村的,這是H縣這種縣城裡的特sè。像這樣尊重古風的縣城裡,倘若攀來攀去,對面站的人十有仈jiǔ都得是親戚。當然這種攀親戚的事情,只會發生在非公務員的身上。畢竟公務員盤的親戚多了,可能求他辦事的人就多。尤其對於一些沒錢,又沒本事的親戚,還是不要盤的好。
“我家在郭家堡,在山裡頭呢,遠的很!”
“郭家堡,哦,我知道,我媳婦她媽的姐的女子的表姑她男的的姐……”
郭震北一陣泛暈,他最怕這樣的攀親戚。雖然他並沒有什麼權,而且他也會幫助每一個求得到他的人,雖然能求到他的人很少。但攀來了親戚,往往就會攀來一大堆的事情。說不定幾百年沒有交往過的親戚,這一攀上就成了過年時他騎著腳踏車,必須走到的某家親戚。
果然,沒等郭震北暈完,眼前的親戚就攀出來了。
令他沒有想到,眼前的親戚居然是母親的遠房表哥的父親。雖然已經幾十年沒走動,但照輩份他得管眼前的人叫舅爺,不用問了,自然還有“大大”。
哈哈,諸位要知道,“大大”一詞,是陝西人或者西北人用來稱呼舅舅的詞彙。稱呼父親的時候,往往用一個字——“大”(二聲)。至於叔叔們往往又稱呼“爸”或者“大”,前面加排行。
而眼前這個30來歲的人,他得叫爺爺。那麼可以肯定,他的孩子們可能會比自己小,不過那輩分也不會亂,見了面自然還是要叫一句“大大”的。
“爺爺……”
郭震北招呼了一聲,心中一陣輕鬆。他知道既然攀上了親戚,相比之間的可信程度就會高許多。甚至許多時候,也都是可以一起並肩作戰的戰友。
果然,攀出來親戚使對面的崔寶樂高興了,在這個時候沒有比認一門親戚更讓人高興的了!
第141章 看樓爬死蟲
第1季 哭泣的日子 第141章 看樓爬死蟲
“你婆在家務大棚菜呢,我在城裡當工頭,順便管兒子上學!”
面對一個30來歲的人,自己不得不叫“爺爺”,這實在讓人夠鬱悶的。不過這就是輩份,相信家在農村的人應該能夠感覺到那份親情。
“爺,那你這邊有多少倖存者,我的飛機後面拖了根繩,拽過來粗繩子,人都能一起走!”
說到這兒,郭震北迴味了一下,發現自己漏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眼下這座繩橋搭在高層上面,恐怕會先救那邊的人離開,然後才幫得上他的親戚。
“也不多,整個樓上大概有個15~6個人,只不過我按你們說的前兩天觀察了一下,這附近的樓上可能還有活人。雖然這樓不像其他小區,樓底下有防盜門,不過你知道這老小區裡的人心齊。”
這倒不假,老小區裡的人住的密集,而且作為老舊的小區,多數都是農村或者山裡的人,來陪孩子上中學的家族。山裡或者農村的中學,在城市程序之中,大批的中學失去了教師或者被撤併。所有農村的孩子們上中學,也就不得不到城裡來。
而且還沒有失去鄉村那份純樸的人,在這兒還能夠如同鄉村裡那樣親熱的交流。而不像富豪小區裡一樣,那兒的住家戶之間並沒有多少交流。當然那得排除掉商人與官員們的交流,像是楊燕姿又或者說淘寶客顧正宏,他們就不認識幾個人。
聽著自己年輕的爺爺崔寶樂的介紹,郭震北聽出來了。這個小區裡的倖存者,多數都是12歲以上的孩子。鄉村裡讀完小學的孩子們,還沒有沾染上更多城市裡孩子的壞習慣。例如說上網咖,又或者說做其他的事情。
不過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幾年初中,足以使孩子們改變。尤其是許多進城讓中學生的孩子,因為對於城市某些習慣的沾染,而喪失了曾經優異的學習成績,最後不得不泯然眾人矣!
“爺,那就說咱這院裡的活人,多數都是娃們家?”
“唉,還都是11~12歲的小娃。還不懂得胡跑,放學就回家寫作業。要是大了,誰還管得住!北娃,咱還是到我屋裡去說,這樓頂上凍的!”
所謂的“北娃”,這是一種習慣xìng的暱稱。就好像賈平凹先生,也有諸如“平娃”之類的暱稱一樣。
“呃,不了吧,我今天還有活。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