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葉相的腳步沉重,速度卻很快,一會兒就走到那張床前,痴痴地看著對方。
那滿臉傷痕的少年也看著葉相僧。
葉相僧緩緩伸出手去,輕輕撫摸著少年臉上深可見骨的傷口,手指顫抖著。他半蹲下去,緩緩將那少年枯黃的頭髮輕輕披到肩後。
他的動作很緩慢,似乎生怕自己的動作不夠溫柔,便會讓這位少年感到痛楚。
少年微微笑了笑,輕輕抬起自己的右手放在葉相僧的肩上。
葉相僧輕輕捉著他的右手,放在自己的臉頰上,忽然感覺有些異樣,轉頭望去,這才發現:
少年的右手已經全部枯了,面板像皺紙一樣貼在像樹枝一樣的手骨上!
葉相僧悲容大作,無聲而泣,清澈如晶的淚珠緩緩落下,打溼了那隻枯手。
……
……
易天行張大了嘴,如遭雷擊,緩緩拜倒於地,嘴唇極艱難地動了動,才說出了間密室裡的第一句話。
“普賢菩薩,你咋成這樣了?”
第三十二章 菩薩的故事
在中土佛教中,有四位大菩薩最為出名。
那便是觀音、普賢、文殊以及地藏王菩薩。
這四位菩薩常常現跡人間,所以常得人們供奉,其中觀音菩薩慈悲第一,普賢菩薩行門第一,文殊菩薩智慧第一,地藏王菩薩願力第一,雖然不曾修得佛位,卻是地地道道至尊至貴的大士,最受萬民崇仰。
若供奉釋迦牟尼佛,那佛像旁一定會有兩尊菩薩,文殊和普賢,智慧和行門,分別代表“解”、“行”二字。文殊與普賢菩薩,便是佛祖身旁的脅侍,按照俗世說法,這二位將來是接承佛位的第一第二繼承人,來頭是大的嚇人。
普賢菩薩的道場在四川峨嵋山,傳說中這位菩薩面如滿月童子,頭戴五佛寶冠,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持金剛鈴,坐千葉寶花,由一個三頭白象王揹負著。
之所以世間傳說峨嵋是這位菩薩的道場,乃是因為經中曾言西南光明山,而峨嵋山形似一象。
不論傳說有多少種,但大都指向一點——普賢菩薩應該是面若滿月的圓潤形象。
而易天行眼前這位……似乎離菩薩莊嚴寶象的差距太大了些。
枯發覆額,瘦骨嶙峋,滿身傷痍,形如厲鬼。
葉相雖然是文殊轉世,但面相俊美不似凡人,所以易天行初識他的身份並不如何驚異,很輕鬆地接受了。
但看見厲鬼一般的普賢菩薩,他忍不住驚撥出口,因為實在難以壓抑自己內心的震驚。
究竟是誰下的如此狠手?誰又能有如此大的神通,竟將佛祖身旁的脅侍生生打下凡塵,數百年仍未脫此劫難!
白衣少年自然就是普賢菩薩,本應在西天極樂世界修佛的至貴的存在,本應在峨嵋山上安享香火的大真理菩薩,竟然出現在了這雪原之上,這格魯派的拉什倫布寺裡。
白衣少年微微一笑,但他臉上的皮肉似乎都已經僵化了,唇角一陣牽動,卻表現不出笑意來,反而讓人感覺有些悽慘,只是那雙明眸裡的笑意讓葉相僧有所安慰。
葉相僧蹲在他的那個小床前,柔聲道:“師兄,為何還未歸去?”
白衣普賢菩薩搖搖頭,輕輕將自己的枯手收了回來,指向易天行:“歸不得,事情還未講清楚,如何歸得?”
易天行微微緊張,面上卻是一片平靜。
“這位年青的善知識,可否有些時間聽我說些事情?”
普賢菩薩輕聲問道,滿是傷痕的臉上隱隱帶著慈悲和無比的堅定,佛光微現,一片柔和。
易天行跪於菩薩身前,恭謹道:“請菩薩點化。”
葉相僧看了他二人一眼,輕輕離了小床,在易天行身旁盤膝坐下。
普賢菩薩嗬嗬笑道:“你左我右,有許多年未曾這樣坐過了。”似乎極為欣喜,此時再看他的傷痕斑駁的臉,也並不覺得如何可怖,反而感受到一股似乎積蓄了千萬年一般的堅毅。
葉相僧淚痕已幹,微笑點了點頭。
普賢菩薩轉過身來,伸出枯萎了的雙手,在自己身前輕輕一合什:“年青的善知識,我的時間不多,如今有一段經文與一段舊聞想講與你聽,您想先聽哪個?”
易天行一愣,心裡閃過個念頭。
“菩薩到底是菩薩,都已經慘成這個樣子了,態度還這麼和藹,說話還這麼慢條斯理……”
忽然醒過神來,他趕緊斷了瞎想,誠懇應道:“先聽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