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侯,敗者寇。
丁之光接到喜訊後,沒有驚喜的表情,只是吩咐施仁芳衝杯即溶雀巢咖啡,多放些糖。按約定,中標價在五百萬元以下,付給代理人三十萬元的代理費,中標價每超出五十萬元以內,倒扣代理費二萬元,以此類推。他隨即通知財務部,扣除預付款一百萬元后,立即匯給平樂區房地產諮詢公司二百八十二萬元人民幣,儘快辦妥中標後的相關手續;根據與汪家松、盧灼達成的口頭協議,匯給夜來香大酒家二百一十八萬元人民幣。丁之光並沒有從中扣回前幾天墊付給盧灼的二十萬元離婚費用,橋歸橋,路歸路,兩者不必混雜,而且即時扣回,顯得太小氣了些。汪家松等人從中所賺豐厚了些,丁之光並不覺得自己花錢花得冤枉,一來汪家松等人不僅辛勞,而且必須承當風險,萬一陰謀敗露,所受的損失就不止這二百多萬元了;二來整個購買費用比原計劃一千萬元,整整少花了四百多萬元,實際上賺大頭的還是新泰實業公司。
錢從銀行劃出去的第二天,夜來香大酒樓賬戶返還給新泰實業公司一百一十八萬元。汪家松打電話告訴丁之光,原計劃分給丁功勉報酬費一百萬元整,被丁功勉嚴詞拒絕,汪家松與盧灼覺得受惠太重,君子愛錢,取之有道嘛,多退回了十八萬元。丁之光曾從汪家松與盧灼的嘴中知道,丁功勉的家境並不富裕,一家五口人,太太沒正式工作,三個兒子都在讀書,全靠丁功勉一人工資收入,雖說生活還混得下去,但三餐僅是鹹魚青菜粗茶淡飯而已。對丁功勉的人品、性格,丁之光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盧灼也打電話來,說他離婚後即要結婚,房產都歸了前妻,需要購置一套二手房,所欠二十萬元暫時不能還。丁之光爽快地答應了盧灼的要求。
在國土局召開的招標會的同一天下午,市政府辦公廳召開了有關部門與群眾團體的“吹風會”。市政府朱副秘書長在“吹風會”上鄭重其事地指出,望海市日報記者所報道的有關市區西擴計劃是前幾年市政府組織各職能部門制定的,有它的科學性、合理性方面,得到了西郊地方各級政府與人民的廣泛支援;但由於望海市產業結構和經濟形勢的變化,市委、市政府將對市區擴充套件計劃予以調整和變更,以適應望海市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市區東擴將成為城市建設的主要目標;要求全市人民支援市委、市政府的決策,同時希望各區縣、各部門、各團體停止宣傳市區西擴計劃,與市委保持高度一致。
第十二章 救美(2)
王恆忠的“新聞報道”就像一股風從望海市上空吹過似的,眨眼工夫就無聲無息了,當然更沒有人去追查風源。在中國,正規出版的報紙所刊載的內容代表了政府的聲音,具有很高的權威性和可靠性。如果報道的內容遭到否定或更正,人們會認為是政策發生了變化,而不是訊息的真偽。也許這正是東、西方人對官方媒體的不同理解。反倒是王恆忠為西郊人民“仗義執言”獲得與西郊有牽連關係的許多知名人士的讚賞,一位家在西郊的市政協副主席特意掛電話給王恆忠,以表示對他的支援。西郊開發區管委會還為此特意在天外天大酒樓辦了一桌豐盛的酒席宴請王恆忠,以表示感謝。王恆忠報道虛假新聞,居然名利雙收,令丁之光大開了眼界,並深感驚異。
當然,市政府辦公室的“吹風會”,令“五虎上將”、“四大諸侯”們感到被愚弄了。在“新聞報道”發表後的第二、三天,他們相信這報道的真實性,有誰吃了豹子膽,敢在黨報上釋出虛假訊息呢?於是他們慶幸自己沒有將投標押金打進市國土局招標辦的賬戶上,沒有給自己增加太多的麻煩,紛紛派人上招標辦撤回了參加西際化工廠房地產使用權的投標意向書。儘管他們中有人仍然派員參加了招標會,那只是讓手下人去觀看猴子表演戲一樣,看看哪個傻子中了標,以作為幸災樂禍的笑料。殊不知自己卻鑽入了別人專為他們設計的圈套之中。等他們清醒過來時,木已成舟,並掛帆遠去。他們中有的人暴跳如雷,有的人氣極敗壞,還有的人心不甘而掛電話去責問報紙總編,責問國土局領導,結果還不是碰了一鼻子灰,幹嚼黃連強嚥進肚子裡了。
公司大本營用地問題已經解決了,現在要靜下心來處理其他重大事項了。人活在世上,總有幹不完的事。丁之光開啟了辦公桌面上放著的《重要公事備忘錄》,裡面登記的是施仁芳所整理歸類的目前急需辦理的各類公務。備忘錄第一頁上寫著:“陳光孝先生電話預約,今晚八點在環球娛樂城巴黎廳見面,有重要問題商議。”他憶起了好幾天前,曼琴告訴他的有關望海市通往臨河市大通道的改造計劃。新泰實業公司要想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