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佳人的每一次轉眸變化流轉,惑人心神。
“臣唐離見過貴妃娘娘。”避過楊妃那攝人心魂的眸子,唐離隨著身邊的楊國忠緩緩拜下身去。
畢竟周遭宮人多有,見唐離避過了眼睛,楊妃抿唇淺淺一笑的同時,漫不在意的揮手道:“起來吧,二位卿家都是陛下寵信的臣子,沒得要這些虛文作甚?”
唐楊二人起身之後,在長生殿中耐心不住迎出門來的楊妃卻不曾迴轉。
“殿中炭氣太重,久了好不氣悶!都回去吧,本宮自帶兩位愛卿去賞賞那新開的牡丹!”隨意向那些跟出來侍候的宮人吩咐了一句後,楊妃便率先向長生殿側的花房走去。
驪山溫泉自秦始皇嬴政在此沐浴以來,近千年間馳名天下,此地溫泉多有,地熱資源極其豐富,楊妃及玄宗並都愛花,而長生殿旁的花房也正是充分利用地熱建立起的超大型暖室。
將近暖房,楊妃先遣散了那些在其中勞作的宮人後,方才領著唐離二人緩步而進。
剛進暖房,唐離便覺一股溫暖的氣息撲面而來,走不兩步便見流水潺潺,原來這暖房不僅地下有溫泉,便是房內地上,那溫泉也如清流小溪沿著特定的水道流淌不絕。
腳下流水潺潺,眼前奼紫嫣紅一片,如此的情景與外邊的冰寒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置身其中直有江南三月之感。
緩步行過第一座架於流水上的精緻小橋,楊國忠隨即向楊妃道:“臣前次蒙娘娘恩典來此時也曾手植數支蘭草,今個兒得便少不得要再去照應一番,倒是別情第一次來,娘娘該一盡地主之誼,帶他好生遊覽一番才是,”話一說完,他也不等楊妃答應,已自轉入右邊的花叢,不幾步之後已是不見了蹤影,一時間,整個寂靜的花房中竟似只有楊妃與唐離二人。
目送楊國忠去的遠了,楊妃卻不曾扭頭說話,循著青石小徑續又向前行去。
如此的靜默中,一股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曖昧悄然滋生,楊妃無語,唐離也在不言,只隨著身前的白色身影緩步而行。
輕柔的流水中,這樣的靜默保持了許久,直到又跨過一座小橋後,楊妃那糯而不膩的聲音才又柔柔響起道:“近日無趣的緊了,忽然歡喜起那些閨怨懷人的詩辭來,阿離,你撿那可聽的吟些來聽聽。”
因楊妃並不曾轉過身子,是以唐離並不知道她此時的表情,只是聽這聲音卻有幾分薄薄的愁怨。
思忖了片刻之後,唐離於緩步而行之間,清朗的聲音緩緩而起道: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楊妃只是緩步而行,靜靜而聽,卻不出言說話,唐離的清吟聲便又隨即響起:
楊柳青青映畫樓,翠眉終日鎖離愁。
杜鵑啼落枝頭月,多為懷人恨不休。
“這些詩辭也都慣了,阿離便自做一曲如何?”一連聽了數首,重又開言的楊妃依然不曾轉身,只是聲調中的愁怨似乎愈發的深沉了。
閨怨懷人本是古典詩詞中最為常見的題材,要找一首應景卻不太難,是以唐離幾乎沒有任何的間隔,已是取了一首【折桂令】: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雲,心如飛絮,氣若游絲。空一縷餘香在此盼千金遊子何之。症候來時,正是何時?燈半昏時,月半明時。
堪堪等唐離這首吟完,楊妃終於停住了腳步,”好一個‘才會相思,便害相思’,好一個‘燈半昏時,月半明時‘。阿離既然能吟出如此撮弄女兒家心事的曲子,又如何不知離恨斷腸,相思殺人?“
楊妃這番話輕柔的恰似絮語,說完之後,她也不轉身,復又向左走了兩步後指著一盆純黃顏色的牡丹道:”我鬢間簪著的這朵牡丹便是出自這本’並蒂‘,據傳說,此本牡丹乃初成於神龍年間長安花匠柳隨風與李巧兒雙雙殉情之地,是以’並蒂‘之花無論如何培育,每本也只能生出兩枝,且一枝若去,則另一枝絕不可獨活。”
言說至此,楊妃探手採下盆中的另一枝’並蒂‘牡丹,轉身走到唐離身邊後,揚起一張豔麗更甚牡丹的玉面,緩緩簪在了唐離的鬢角處,一時間,兩人烏髮間的牡丹花開’並蒂‘,相互輝映處嬌美不可勝收。
修長細膩的手自唐離的鬢角橫移到眉心,隨即一路向下滑過眼,鼻,唇直到胸膛,而後變指為掌覆住了那顆跳動不已的心。
“阿離,其實你剛才還少吟了一首,神龍間則天皇后也曾寫過一首【如意娘】。“如花的嬌顏緩緩貼上羊脂般手兒按住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