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加之有王忠嗣保薦,哥舒翰在老上司接掌皇甫維明的職司後,順利升遷為隴西節度副使。仍於河西邊境協助劍南道鎮軍抗禦吐蕃。其時,吐蕃軍常常四處搶掠,每到秋天麥熟之時,吐蕃就會派出大批精銳騎兵去河西軍屯田之地搶奪麥子,幾乎此次得手。並洋洋得意的將河西軍屯田稱為“吐蕃麥莊”。由於每次吐蕃兵都是精騎有備而來,唐兵都不敢當其鋒芒,眼睜睜自己辛苦一年的麥子被吐蕃軍隊搶走。哥舒翰移防得知這一情況後,遣將領暗中在屯田處埋伏兵馬,設下伏擊。靜待吐蕃軍上鉤。吐蕃五千騎兵驟至河西軍營壘,往常時節,唐兵皆龜縮於營內。吐蕃人笑語喧譁,不曾想,此次卻是營門突然大開,哥舒翰率唐軍縱馬馳擊,吐蕃人馬不久就被殺了大半,剩下的殘兵拼命往外逃,又被埋伏的唐兵半路邀擊,最終“匹馬不還”。五千吐蕃精騎一個不剩,全命喪唐兵之手。
哥舒打仗時擅使長槍,每與敵接戰必身先士卒,他每次追及敵將,就以大槍搭在對方肩上,然後大喝一聲,待敵人驚顧之時,槍頭調轉,直刺入喉。往往挑起三五尺高才扔於馬下。不僅如此,他還有一個名叫左軍的家奴,才十五六歲年紀,卻為人兇悍異常。每次哥舒翰將敵將挑下馬,左軍就下馬揮刀,斬落對方首級,以做回營報功之用,爺倆兒配合默契,實乃天生一對戰場上的凶神惡煞。
自其移鎮河西邊陲以來,吐蕃氣焰大減,而哥舒翰也憑藉吐蕃人的頭顱,成就了自己的名將之譽。以上所有不算,最讓唐離對這位名將感興趣的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