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也不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花鼓不用,居然搬出真正的戰鼓來!”。
鼓聲隆隆,舞者烈烈,而伴隨著這樣的鼓舞,演舞臺上的幻象陡然隨之而變,自長安金碧輝煌的興慶宮開始幻化,推過一片連天的宮宇,幻象隨即展露的是氣勢恢弘的長安全景,隨後畫面再變,繼續推進的則是五穀豐登的大唐疆域。
“全景全景,對就是這樣,就是這樣樣!”,旁邊廂房中,眼睛大大瞪起的唐離注目演舞臺,口中抑制不住的喃喃自語道:“秦王破陣,秦王破陣!”,應和著他的聲音,在經過剛才那一套組合幻象畫面結束後,演舞臺上青光再閃,幻化出一往無際的刀槍叢林,盾兵,弓兵,輕步兵,重甲步兵,輕騎兵,重騎兵的影像一一閃過,如此近距離目睹這般刀槍大陣,觀舞臺上眾人耳聽隆隆戰鼓,似已化身這無邊殺戮的戰場之中,只覺口乾舌躁,無邊死亡的威壓漫天而來。片刻之後,才見那青光再變,掃過這一望無際的兵陣前沿,與之相對的卻僅僅有數十騎騎兵。
“渲染氣氛,渲染氣氛”。雙手一緊手中的琉璃樽,唐離幾乎是咬牙切齒的葉出這句話來。
戰陣之上,殘陽如血,血色夕陽照在那數十騎重騎兵血跡斑斑地甲冑上,愈發為他們增添了幾分英雄一去,勢不回頭的慷慨與工作蒼涼。
這與敵人數次對峙而毫無懼色的十七騎隊正中,擁立的是一面在朔風之中烈烈擺動的大唐王旗,旗下那員身披黃金鎖子甲的將領在這樣一片如血夕陽的背景下,愈發顯的偉岸無比。
綜觀李世民一生征戰。最具代表性,同時也最為勇琥的便是後世史書中一再渲染的十騎衝陣故事,史書記載中,這位大唐的建國者及中國王朝時代最偉大的君王面對敵三萬軍陣,率領一十七騎騎兵毅然破陣而出,此事於唐人,上至達官親貴,下至販夫走卒,可謂是無一不知。無一不曉,觀舞臺上眾人見到剛才那些幻象已是萬分驚詫,此時再一目睹如此場面,安能不心血沸騰。在當今天子拍案而起的同時,就見滿樓眾人,無論爵位高低,一體拜倒於地。口中悲呼:“太宗陛下!”。
李隆基一代英主,繼位之初勵精圖治。歷三十年手創開元盛世,文治既成,又慕武功,北以安綠山力壓東北諸族,西以封常清率大軍與正日益強盛地大食會獵於西域,南收南詔諸族,自開元末以至天寶間可謂是年年征戰。
心負宏圖的玄宗李隆基無數次翻閱列祖事蹟,一遍遍回想著先祖們沙場征戰的英姿與豪氣,常恨不能親見,今日突然目睹眼前出現的一切,焉能不大驚而起。
憑欄而立,耳中戰鼓聲導熱,場中《秦王破陣舞》正至酣處,配合著濃濃鼓聲,生造出一片沙場氣象,目睹一片青光中的先祖先宗開國之初如此血滿征衣,重兵環圍,雖已是年近六旬的李隆基也覺心血激盪,難以自制。
廂房之中,“啪”的一聲酒樽搓地地碎響,已經融入其中的唐離高呼一聲道:“破陣”!幻象中的秦王緩緩壓下王旗直指敵陣,當王旗再次堅立的時刻,隨著一聲龍泉吟響,十七騎勇士隨著秦王手中寶劍指處,躍馬狂奔而前……
如血地夕陽中,一十八騎鎧甲染血的騎兵如一道利箭般向著敵軍三萬軍陣狂見飈而前,這是英雄一往無前的輓歌,這是壯士視死如歸地悲壯。
朔風激昂,捲起那面殘破地王旗烈烈飛揚,旗下狂奔最前的,永遠是黃金鎖子甲的秦王,夕陽的金光背投過他那偉岸的身影,此時的大唐英主周身四散金光,真使人不也逼視。
龍目中驀然爆出一道利芒,雙手忘形重重拍打在扶欄上,直震得木製欄杆簌簌做響,此時的大唐天子忘形之下,恍若自己已置身其中,策馬狂飈,一任那狂風颳過面頰,刮過火熱的胸膛……
目睹此情此景,沉陷其中的觀舞樓人忍不住再次齊聲有悲呼道:“太宗陛下……”。
馬蹄剛動,場中七面戰鼓落點愈急,當此這時,整個院中完全沉入這震動天地的殺伐之音中,鼓催舞步,《秦王破陣舞》至此也已經到了最為**的一章,身披甲冑的舞者面上或興奮,或驚怒,或猙獰,或不甘……一百零八人,一百零八種表情,只將殺場健兒的神色模擬的惟妙惟肖,配合著他們手中或挑或刺的長槍,分明就是一個修羅戰場。
十八騎戰馬狂飆,十八們勇士入陣,其間血雨腥風,那面染血的王旗幾度起落,注目演舞臺,上自當今天子,下至伏地拜倒的下人奴婢,當些之時更無一人能稍轉眼目,每一次王旗低落,都是美女聲一片,而每一次王旗高高揚起時,都是如釋重負的歡呼,當這面殘破不堪的王旗終於在敵陣後出現,當身穿黃金鎖子甲的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