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悔長老進軍極為順利,幾乎是沒有遇上什麼強有力的抵抗,甚至是兵臨其部,那些人便降服於有熊,更為有熊軍對東夷人倒戈相向。
當然,杜修和有悔長老只讓這些部落的一部分戰士留下與之並肩作戰,其部落的婦孺與部分人全都遣往熊城,由熊城安置,這同時也是對這些留下來作戰的東夷降兵的一種牽制。如果這些人敢不賣命的話,其妻兒父母便將慘死。因此,這些留下與有熊戰士並肩作戰的東夷降兵只得一心為有熊賣命了。
當然,杜修和有悔長老的兩路人馬也遇到了一些阻力,但是其大軍人馬眾多,高手又多,一氣衝殺,那些反抗的人還未等到救兵,便已潰散。這些不降死戰的東夷人一旦被擒,便將充為有熊的奴隸,幹最苦最累的活,更將受盡痛苦,有的是當場處死,一個不留。
杜修和有悔長老絕不會心慈手軟,因為他們明白,這場戰爭與涿鹿之戰不同,如果不讓東夷人知道他們的威勢和狠辣,將無法起到威懾的作用。
降與不降簡直是天堂地獄之別。降於有熊的部落都受到善待,甚至允許他們加入部落聯盟,成為一個自由且和平共處的合作伙伴;不降死戰的部落,將得到的是滅絕的後果。
這一路上,杜修和有悔長老都是踏著屍體而過的。
東夷的許多戰士皆調去了三阿攻打鬼方,是以杜修和有悔長老所遇到的阻力並不是很大。不過,他們卻知道,一切都只是剛剛開始,真正的艱險還在後面,因為少昊終究會回兵的,而且他們越是深入九攀之地,就越危險,到時候四面楚歌都是有可能的。
這一開始是因為東夷人沒能及時反應過來,等其反應過來後,定會聯合起來與有熊軍對抗,那時候便將是有熊軍最為艱難之時。
九黎族,風騷依然沒有回返,不過風騷已經捎回了資訊,讓九黎族安心等待他的歸返。而他不在之時,九黎族的事務全都交給風沙去打理。
風沙乃風絕的大兒子,風騷的親侄兒,也是最得風騷看好的年輕人。皆因風沙的武功深得其父真傳,更受少昊的指點,也算是少昊的弟子之一,其武功之高並不會比風絕或風騷遜色。最難得的是這個年輕人不像他的幾個兄弟一般,驕橫狂妄,更不會少不更事,只知貪玩。因此,九黎族中,風沙隱隱成了風絕和風騷之後最具權威的人。
事實上,得風絕寵的還是二王子風浪,但風浪與風沙比起來,在脾氣上要差多了,稟性也不甚好,儘管其武功直逼乃兄,卻不被風騷看好。
風浪此時並不在九黎族中,被少昊調去了三阿,而且領走了三百九黎勇士。九黎族實實在在地由風沙主事了,這是沒有爭議的。
風絕被軒轅那一擊廢去了武功,一直都未曾復元,看來也是沒有多大希望了。因此,他便將九黎王之位傳給了風騷,這也使他們兄弟之間的關係和睦了。
風騷當年未座上九黎王之位而憤然以面具遮顏,更發誓不得王位,不摘面具。此刻他也終於如願以償,摘下了面具,卻是風絕念及了兄弟之情。事實上,風絕大可將王位直接傳給風沙,風騷也無話可說,也沒法可想,但風絕沒有這麼做,所以風騷心底暗暗感激他的這位兄長,這才更愛惜風沙。
風沙確實是個人物,將九黎族管理得很有條理,西聯神谷,而他坐鎮神堡,使九黎族居地達方圓近三百里,在東夷族諸部之中,可算是最具權威的部族之一,只有高辛氏可與之相比。
九黎地處黃河與濟水之間,土地肥沃,森林河湖密佈,可謂是極其富饒之地。是以,少昊對九黎也極為看好。只是在與軒轅的多次交手之中,九黎損兵折將,聲勢弱了些,這才安分地守在自己的本部並不外侵,也可算是在休整元氣。
在軒轅的手裡,九黎損失了近千名優秀的戰士,便是強如九黎,也難以承受,這幾乎是九黎戰士的三分之一了。
九黎總兵力也只有三千餘人,加上一些依附的部落,兵力也僅四千左右,可是與軒轅大戰之後,又與龍族戰士屢屢交鋒損失不少,因此,九黎也需要休生養息,至少,外侵已是無力。
作為一個強大的部落,九黎自有其過人主處。至少,少昊的強有力支援,使九黎建立了堅城神堡,這也象徵著九黎在東夷的重要地位。
儘管石堡並未能竣工,但是其雄偉之處卻是無可否認的。
軒轅當初便嘗試過神堡戰略的重要性,只是那時軒轅不敢在那石堡之中多呆,而匆匆地撤走。
九黎並不會廢棄這樣一座堅堡,畢竟花了他們幾年的心血。當初建神堡之時,調動了一千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