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葷育城,由帝大親自把守,少昊則領著近兩千騎兵直追刑天。
熊城又迎來了一個幾乎是前所未有的歡慶夜晚,數千鬼方子民和戰士前來相投,這確實是一件讓人無法不激動的場面。
這種場面只有軒轅大敗鬼方之後,返回熊城之時才有過,只不過當時軒轅身受重傷,而無法與熊城子民共同歡慶。因此,那時的場面也要比今日的場面遜色一些。
當然,那日人們心中的歡喜比今日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熊城內外,無一人在這種情況之下忘記了另一個不在熊城的人,那就是軒轅。
若是沒有軒轅,絕對不可能有今日這種歡慶場面的出現。
軒轅和鳳妮的名字一遍又一遍地被有熊子民歡呼著,一追又一遍地被有熊子民傳誦著,彷彿若不這樣,便無法表達有熊子民對軒轅和風妮的敬愛和擁戴。而在這種時刻,人們更是無法忘懷是這兩人給他們帶來的幸運。
鬼方的降卒和昆夷諸部的子民及戰士也無法不被這種場面所感染,於是跟著所有人一起瘋狂著,歡叫著,只有在這種場合之中,他們才能真正感受到軒轅和鳳妮在他們心中究竟佔了多少的分量。
鬼方的人和有熊的子民一樣,全都解除武裝,身上不帶刀劍及任何兵刃,便在熊城之外的平原之上徹夜狂歡。
熊城之中找不出如此寬闊而廣大的場地,以供這些人共同歡聚,因為今夜至少有三萬多人歡聚一起,場面之浩大,幾乎讓人咋舌。
有熊的戰士皆全副武裝為這個空前盛大的晚會把守,幾乎所有的戰士都動員了起來,在這種時候,保衛的職責便顯得更為重要。
沒有一個戰士有怨言,他們似乎都明白,這是在為誰辦事,都明白族人的歡樂才是他們作為一個戰士的真正意義。不可否認,有熊戰士的覺悟空前的好,一種民族的向心力讓他們的心緊緊地凝在一起,凝在軒轅和風妮的周圍。
十大聯城也派來了代表,八大寨也有代表,七大營和山海戰士也都有代表派來,但這些人並不帶刀劍兵刃入場,除非是表演節目。
鬼方人這才算是真正見識了有熊的強大,見識了有熊子民的熱情和友善,本來存在的疑慮,在頃刻之間盡皆化為烏有。
陶唐氏派來了代表,君子國派來了代表,龍族也派來了代表,各方人物皆是為了歡迎鬼方諸部前來歸降,也是為了歡迎鬼方諸部加入華聯盟。
這像是一種無上的殊榮,作為鬼方諸部的降卒,無不感激,也同樣隨著群情激奮的有熊於民高呼:軒轅萬歲,鳳妮萬歲。
鳳妮親臨了晚會的現場,只是軒轅有事未來,但是每個有熊子民依然將軒轅的名字與鳳妮的名字並列著一起高呼。
數萬人的呼聲同時響起,這種場面真是讓人熱血沸騰,數十里之外都可以清晰聽到。
聲音猶如海嘯山崩,巨雷滾動,每一個人都忘乎所以,讓自己迷失在這種聲音之中,感受著這永生難以忘懷的場面。
熊城內外,彷彿有著一種強大的能量在流動,在翻騰滾舞。
月色甚明,但沒有人再感受得到寒冷,一個個都感動得流淚,一個個如瘋如痴,如癲如醉,生命在這一刻也顯得渺小而微不足道。
這確實是一個讓人永遠都無法忘懷的夜晚,無論是有熊人還是鬼方人。
鬼方人知道自己沒有選擇錯,在這一刻他們發現,他們的決策是多麼的明智。他們這才知道,有能人的心地是多麼純樸善良,那包容之心是多麼的寬廣,足以讓他們每一個人感到汗顏,感到慚愧。
鬼方人的確感到了慚愧,感到了汗顏,因為他們過去與有熊的戰爭。
每一個鬼方降服之人都誓死與有熊結為永世之好,永遠與有熊共進退。
昆夷諸部的首領容身於群情激奮的有熊人之中,都彷彿已經迷失了自己。他們更是誓死聽從熊城的調遣,忠於華聯盟,他們也真正地見識了,什麼才叫歡樂,什麼才叫萬眾歸心。
只看有熊子民這種團結的氣勢,只看他們對軒轅和鳳妮的擁戴,不難想象,惟有這樣的部落才能夠創造出真正的奇蹟!鬼方降奉這才明白為什麼鬼方會在涿鹿之戰中落得慘敗,連天魔也在此役中戰死,這一切的發生,絕對不是偶然。
他們沒有理由不臣服,沒有理由不對有熊人生出敬畏之心,是以昆夷諸部皆不作二想地誓死臣服於有熊。這數百多年來的戰爭早已使他們厭倦了,也使他們更渴望和平與安定。而有熊的強大,則正好是他們最理想的歸宿,他們也堅信,只有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