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本寶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生。
這是一次令人高興的轉學。南昌十六中位於罈子口原175醫院旁邊,從養濟院背到罈子口去上學,有很長一段路程。那時家裡吃飯都困難,不可能買腳踏車,只能靠兩條腿走路。每天早上矇矇亮,起床後不吃早飯,就要上路了。穿過熱鬧的繩金塔大街,穿過狹窄的十字街路口,穿過細長的東壇巷,進入寬闊的八一大道,最後走進校門,還有一段長長的路,才能望見教學大樓。這一路走要50分鐘左右,每天來回要走四趟,有時有晚自習要走六趟,在路上耗費了大量的時間。
剛從小學進入初中的我,被每天的步行上學弄得疲憊不堪,沒有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課外閱讀提高素質上。雖然學習成績還不錯,但應該顯露出來的潛質沒有表現出來。
初二轉入十八中後,上課的路大大縮短。從養濟院背到書院街,只有10分鐘路程。這讓我從疲憊中解脫出來,上學變成了輕鬆愉快的事。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由洪都大學改建成的南昌十八中,教學設定齊全,有高大的教學樓,有專門的教師辦公樓,有寬闊的操場,校園裡綠樹成陰,整潔乾淨。特別值得稱道的還有藏書豐富的圖書館和劇院式的大禮堂。
圖書館有單獨一棟平房,藏有各個時期遺留在這裡的大量書籍。我沒有進到內部深處去看過,只是在門口近處的幾排暫借書目中挑過幾本書看。這樣規模的圖書館在初中學校裡是不多見的。
用作全校開會的大禮堂,緊靠教學大樓,分上下兩層,可容納近千人。有供演出的舞臺、燈光、幕布,整個格局就像是一個劇院。每逢春節時,有些劇團會租用這個禮堂對外賣票公演。
二
在這個曾懸掛康熙御書章水文淵匾額的書院內,十三郡二百多學士曾濟濟一堂,聆聽名儒講學,成為當時名聲大震的學府。乾隆下江南時,這裡的學生去應召試,有兩名一等,被作為人才重用。可見書院的教育水準之高,學生們求學之刻苦。薪火傳承到當代,莘莘學子們在好好讀書天天向上的教導下,學習更加努力。
學習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變,我的潛質開始顯現出來。上課認真聽講,把老師的每一句話都聽懂,這是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效力的關鍵。課堂上弄懂了,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了。老師每次在期末評語中都有這樣一句:“該同學接受能力強。”不是我的接受能力強,而是你的每一句話我都認真聽。
很快,我的學習成績成為全班佼佼者。我仍然喜歡作文,而且小露鋒芒,在全校的一次國慶徵文比賽中,榮獲二等獎。我以《小巷今昔》為題,描述了養濟院揹我家旁邊一條小巷的變遷,歌頌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徵文獲獎後,我的作文經常抄寫在學校的黑板報上。有一次是寫短作文,一節課45分鐘完成,記校運會中的一件事。我匆匆寫完就上交了。過了幾天,作文居然被抄在校門口黑板報上,還加了編者按語:“在很短的時間裡,能寫出這樣構思完整、情節起伏、語言流暢的作文,是很可喜的。”
每次作文課都是二節連上,老師佈置題目,作些說明,然後讓大家去寫。我看了題目後,在心裡琢磨,總想寫出新奇的東西,能讓老師眼前一亮。於是陷入沉思,左顧右盼,看到別的同學都在動筆寫,我卻一字未寫,真有些焦急。
往往一節課完了,別人都寫了一半,我還在苦思冥想。等到第二節課了,再不寫就來不及了。萬事開頭難,寫好開頭之後,思路開啟了,句子源源不斷湧入筆下,我只能一口氣寫下去,不再左顧右盼,時間彷彿凝固……當下課的鈴聲響起,我剛好停住了筆,來不及檢查一遍,老師就來收本子,我如釋重負長出一口氣。
我的數學成績也是名列前茅的,教數學的老師是孫家珠,他培養了幾名班裡的數學尖子,我是其中之一。在一次全年級數學競賽中,我曾獲三等獎。孫家珠是班主任,晚上自習他也要來班上照看。他把我的作業本拿去批改,都是對的,改完之後,把作業本還給我,又把全班同學的作業本都給我,讓我對的打“√”,錯的打“×”,完後他只寫個“閱”字。孫老師為了自己省事,居然讓我替他改作業。我當時的心情還挺得意,這是老師的信任呵!其實是孫老師在偷懶。
我的英語成績卻每況愈下,初一時90多分,初二時80多分,初三時只有70多分。原因很簡單,英語要記單詞,要下功夫死記硬背,光靠課堂上聽講解決不料了問題。而我成績好只是建立在課堂聽講上,課後從不背單詞,到了初三單詞多了,不死記硬背行嗎?說來也有趣,學校組織了一次英語書寫比賽,我並不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