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三位閣臣。
這些大動作過後,慈聖皇太后並沒有罷手,而是又把手伸進了京營。她把一向中立的協理京營戎政王遴調往南京任工部尚書,然後讓兵部右侍郎賈應元轉任協理京營戎政,企圖控制京營。
明朝軍隊分為京軍和地方軍兩大部分。京軍為全國衛軍的精銳,平時宿衛京師,戰時為征戰的主力。洪武初年,京軍有四十八衛。成祖遷都北京,京師接近前線,京軍多達七十二衛,並正式成立了五軍、三千、神機三大營,合稱京營。平時,五軍營習營陣,三千營主巡哨,神機營掌火器,戰時扈駕隨徵。
土木之變後,京營主力損耗殆盡。景泰帝時,兵部尚書于謙對京營編制進行改革,於三大營中選精銳十萬,分十營團練,以備緊急呼叫,稱十團營。後又經過數度變革後,嘉靖帝時,恢復永樂時三大營舊制,不同的是三千營改名神樞營。
由此,京營框架正是確立下來,下轄五軍、神樞、神機三大營,額定兵員十四萬人。以大將一員為統帥,稱總督京營戎政;以文臣一員輔佐,稱協理京營戎政。
總督京營戎政歷來有勳貴擔任,名為京營統帥,實則處處受到限制。上有兵部制約,下有副將、參將、遊擊分權,戰時還有監軍掣肘,所以這個京營總督平時反倒要看協理京營戎政的臉色行事。
京營的現任總督乃是自隆慶五年便坐在這個位置上的楊炳,他是楊信之後,世襲彰武伯。這些能夠傳承百年的世襲貴胄,大都懂得明哲保身,只會做好本分之事,很少會參與各種爭鬥。這也是他們這些勳貴得以延續至今的不二法門。
這一番舉措過後,內閣餘有丁、吏部尚書王國光、兵部尚書吳兌,加上禮部尚書徐學謨、工部尚書曾省吾、左都御史陳炌等都是慈聖皇太后的人;再加上掌握硃批權、能夠制衡內閣的司禮監、馮寶手中掌控的東廠、劉守有的錦衣衛(並不知道劉守有是萬曆的人),如果能再用賈應元控制了京營……
至少從表面上看來,萬曆皇帝朱翊鈞絕對沒有了翻盤的可能了。
對於慈聖皇太后的連番手段,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