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捧著自己的心給大家做每一期節目的。正是有了這顆心,我們年輕的編導才會迅速成長,我們才會在一個又一個危急現場從不退縮,從容應對。
2009年12月27日是《法治進行時》開播十週年的日子。最先提醒我們的是一位叫鄧斌的觀眾。從《法治進行時》開播第一年開始,鄧斌老人已經連續九年在12月27日左右登門祝賀我們。第一年,老人送來一塊匾:祝願法治進行時越辦越好!第二年,老人又帶著孩子來到電視臺,送給我們一幅他自己畫的水墨畫——清麗的荷花尖上飛舞著一隻蜻蜓,旁邊一行雋秀小字:小荷才露尖尖角。等第三年老人再來時,我們組裡去接的記者越來越多了,因為老人說眼睛花了,所以寫的字越來越大,畫的畫也是越來越大。去年的時候;鄧斌老人說2009年12月27日是《法治進行時》開播十週年的日子,到時候要寫一幅更大的字,畫一幅更大的畫。
同樣提醒我們開播十週年的還有北京市委政法委、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電視臺的領導。2008年12月18日,《法治進行時》所在的北京電視臺科教頻道第一家遷入北京電視臺新臺址。九天之後,很多領導來到《法治進行時》的辦公室,祝賀我們的喬遷之喜。當時,領導們送給了我們一支史上最牛的話筒。為什麼說是史上最牛的話筒?因為這支話筒體積巨大,仰天矗立,從遠處看就像一座*的炮臺。領導們說:徐滔,2009年《法治進行時》開播十週年,我們要送一支更大的話筒!現在這支話筒擺放在我們《法治進行時》辦公室最明顯的位置。
每次從這個巨大的話筒邊走過時,我都會放慢腳步,想起《法治進行時》開播時我們經費緊張,前半年的工資是政法委發的;會想起市委宣傳部領導特批給《法治進行時》更好的播出時間;會想起親愛的北京電視臺領導給予《法治進行時》和我本人的那麼多榮譽,特別是當時我的主管領導張松華對我的支援。可以說,沒有十年來這麼多春風化雨般的政策扶持,就不會有我們的今天。
我們同樣忘不了北京市公、檢、法、司各部門的鼎力相助,他們不但用敬業、忘我的工作激勵了我們,更用無私的忠誠告訴所有人:捍衛京城、守衛京城的平安是一件多麼光榮的事情!
正是太多的關心、祝福讓我們從忙碌的工作中抬起頭來,計劃給《法治進行時》慶祝十歲的生日。照例應該是出一本書,書中要紀錄《法治進行時》十年的堅實足跡,紀錄《法治進行時》十年的經典瞬間,同樣要紀錄我們《法治進行時》七十餘位年輕記者的成長故事。從欄目開播到現在,我已經為組裡的18位記者主婚,有一段時間因為婚禮太集中,我經常把新娘的名字記錯。而每次耳邊響起《婚禮進行曲》的聖潔旋律,看到我們組的年輕記者和愛人甜蜜走來時,全場肯定有三個人在找紙巾,有兩位是他們雙方的媽媽,另一位就是我。這本書肯定還要寫從開播到現在《法治進行時》大家庭中出生的8個小寶寶,還有兩個很快就要出生。哈,這些小寶寶們在媽媽的肚子裡時,我就認識他們,他們可真是看著我長大的。而我想,我對所有年輕記者最大的幫助還不只是讓他們有了一份安穩的工作,可以娶妻生子,更是幫助他們懂得了敬業就是快樂!
就在我積極籌劃這本書的時候,有一天,我們欄目組最年輕的一位記者找到了我,她說:“徐老師,我覺得您還是應該寫寫咱們採訪的典型案例,這對大家的幫助可比寫咱們的成長故事幫助大,你想啊,成長故事可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的,而咱們採訪的那些經典案件卻能夠實實在在地幫助、啟迪每個人。”的確,電視報道篇幅有限,許多案例我們僅僅報道了過程和結果,可是最能觸動大家的並不是案件發生的過程和結果,而是涉案人物的命運。這些人有著怎樣的成長經歷?有著怎樣的痛苦與彷徨?他們如何看待自己所做的一切?還有,如何能讓更多的人遠離犯罪的侵害?我想,這樣一本書才會讓觀眾和讀者有所收穫、有所啟迪,這是開播十年的《法治進行時》最想得到的禮物。
於是,我很快選定了我們欄目報道過的十二個案例,但真正動起筆來,才理解文字記者的艱難,比如有的案例年代久遠,案發時間偵查員也說不清楚,在做電視報道的時候,我們可以虛著說,而落實到文字,不能通篇都是“那時候”吧,所以只能重新瞭解情況。在一年多的寫作過程中,我們組的很多編輯、記者都成了我的資料員,有的時候他們真的被我問煩了,但考慮到這是我的處女作,可愛的同事們只能再去認真地核實。
還有一位我非常尊敬的老師為我的這本書付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