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又重新歸於原狀。
而此時的墨中白,一張臉七竅流血,身子在網中縮做一團,動也不動,已然絕氣身亡。
過了片刻,便見殿門兩下一分,法光在前,賀頂紅和唐宇二人在後,相繼走進大殿。三人掩上殿門,法光來到香案切近,雙手抱定香爐輕輕一扭,懸於半空的那張網呼的一聲,便即憑空跌落。法光拍了一下雙手,走上前解開網口之結,閃身站在一旁。
唐宇走上前去看了一眼,伸手在墨中白額頭處微微一探,直覺觸手冰涼,僵硬已極。縮回手掌悠然一笑,看著賀頂紅道:“姓墨的果然已死,賀指揮使,你看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
賀頂紅的眸子裡閃著陰森森的光,看了一眼法光道:“那就需要仰仗法光大師了。”
法光嚇得面似土灰,不知所措,連忙撲通跪倒,連聲道:“小僧該當如何,還望二位大人明示。”
唐宇笑著將他扶起,和顏悅色的道:“你也不必嚇成這個樣子,關於墨中白的死,我們只要你在十三日之前守口如瓶,不可走漏半點風聲。另外,我們還想請法光大師做個證人,請大師俯耳過來……”說著貼在法光耳朵上一陣耳語,法光忙連聲應是,豆粒般大小的汗珠順著腦門涔涔而下。
交待已畢,法光半啟殿門,唐、賀二人側身閃出。法光在背後望著二人身影,喉嚨裡似是剛剛吞進了一條難以下嚥的毒蛇,吞又吞不進,吐又吐不出,臉上的表情有著說不出的難受。
※※※
臘月十三、未時。
——大萬壽寺中竹林院。
大萬壽寺,俗稱潭柘寺,因前有柘樹,後有龍潭而得名。其寺始建於晉,初名嘉福寺,至盛唐時改做龍泉寺,後至金皇統年間,方正式稱名大萬壽寺。該寺分東、中、西三路,共計竹林院、牌樓、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毗盧閣、方丈院、延清閣、流杯亭、帝后宮、舍利塔、地藏殿、元通殿、戒臺、觀音殿、龍王殿、祖師殿、西南齋、大悲壇、寫經室、以及千年銀杏“帝王樹”、石碑、石塔等數十處名勝所在。整座寺院殿宇崇宏、格局完整,並隨山勢起伏,錯落有致。與寺外的安樂延壽堂和塔院互為連璧,相得益彰。
風遺仙揹著手站在院子裡,在想著自己的心事。
想到與墨中白所致回書,他忽然覺得自己還是有些意氣用事,把事情看的過於簡單了。饒是宦海生涯數十載,人生中的許多玄機和道理,直至現在,自己還依然看不破,悟不透。
尤其是想到歸天鶴的死,他此時更覺得人生蒼涼,恍如一夢,當下感慨萬分,隨口吟道:“布袍寬袖,樂然何處謁王侯。但樽中有酒,身外無愁。數著殘棋江月曉,一聲長嘯海門秋。山間深住,林下隱居,清泉濯足,強如閒事縈心。淡生涯一味誰參透,草衣木食,勝如肥馬輕裘。”
吟罷,暗自思忖:“待墨中白來後,我便索性認輸,不和他比了。什麼‘高手’之名,不要也罷!隔些日子,我索性辭了南七北六十三省總捕頭之職,從此無官一身輕,也圖個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念猶未了,忽聽竹林院外足步雜沓,似有人急奔而至。
風遺仙微微一驚,急忙循聲望去,但見得數十各衙皂一一手持腰刀,已如狼似虎般的衝到院子裡。
風遺仙見他們個個臉色凝重,如臨大敵,當即愕然一驚,退了一步,道:“你們……你們這是幹什麼?”
“風捕頭,打擾了。”一名身著知府服飾的官員緩步走出,望著風遺仙拈鬚一笑,“下官不知風捕頭是故作湖塗,還是真的不明白?實不相瞞,眼下有人將風捕頭告了——”
風遺仙眼前一黑,立時感到一陣眩暈,忙拱手問道:“大人,風某一向奉公守法,犯法的不做,犯歹的不吃,不知我身犯何罪,要勞大人如此興師動眾?”
那知府笑容一斂,搖了搖道:“風捕頭,下官問你——你與錦衣衛指揮使墨中白墨大人可曾寫過挑戰字鑑?”
“寫過。”風遺仙頗有幾分後悔的道,“唉!也怨我一時衝動,應了墨中白的挑戰,與他定於今日竹中院中進行比武。怎麼,別人告我,難道說還與此事有關不成?”
“嘿嘿……豈只有關?而且關係重大,非同小可呢。”那知府員認真的望著風遺仙的眼神,肅然道,“因為墨指揮已然死了,而且偏偏有人指證,是風捕頭暗中設了機關埋伏,才使得墨中白身遭慘死。風捕頭,這事兒難道你一點也不知道嗎?”
風遺仙聽到這裡,臉色立時一片慘白,身子陡的晃了幾晃。過了一會,才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