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備受矚目的授封儀式結束,在上京立即引起諸多熱議,不知是誰將內情傳出。 關寧在場上當眾挑戰關子安,武力對決贏得勝利,最終抱得美人歸…… 如此熱血事蹟,讓關寧聲名更盛。 原來關寧並非只是才華出眾,其個人實力也是強大無比,在眾人認知裡,這將是一個合格的鎮北王! 至於被授封安北大將軍,並且被封為冠軍侯的關子安,則是無人提及,光芒皆被掩蓋! 反而人們對其頗為不屑。 聽說被暴打一頓,現還在昏迷狀態,就這還做冠軍侯? 對於此事的議論越來越高,也在這時,朝中又有訊息放出。 魏國,梁國已經結成同盟,並對大康發起進攻。 這使得上京城都帶起一陣騷亂。 和平已經太久了,大家都適應了安穩的生活,突然面臨戰爭,難免會有恐慌。 戰爭的風波只在邊境,還未影響到上京。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戰情也陸續傳來。 魏梁二國,各出動三十萬大軍分別對邊境懷,源二州發起進攻,因攻勢兇猛,使得二州已有幾府丟失,而被敵佔據。 戰情緊急! 街頭巷尾議論也多為此。 幸好朝廷已經做出抵禦之策,派出左大都督越國公楊素為主帥赴懷州,抵禦魏國進攻,另派右大都督申國公高廉為主帥赴源州,抵禦梁國進攻。 拱衛京師十萬中央軍也在二皇子楚王蕭蒙的帶領下出發。 同時展開新軍招募,招一批走一批! 大康全面進入戰時狀態。 朝廷的諸多應對之策,讓城民百姓略微安心! 在此期間,又有言起! “我們還有鎮北王!” 一間茶舍,有一書生直言道:“鎮北軍早被調至隴州,如此強力軍隊,卻為剿匪之用,殺雞焉用牛刀!” “而今,關世子繼承王位,理應掌兵權,率鎮北軍驅殺外敵!” “是啊,二十年前魏國進犯,是鎮北王關重山率鎮北軍將魏軍擊潰,使其二十年不敢挑釁,他們以為關重山出事,就欺我大康無人,可又有新的鎮北王,關寧必然能如其父一般,將魏國驅趕!” 眾人議論,義憤填膺。 “朝廷已在大規模招募新軍,我準備棄文從武,報國參軍!” “孟兄,你才學廣博,等明年必然高中,若棄文從武豈不可惜?” “是啊,孟兄可不要衝動啊!” 周邊人勸慰,而孟弘卻沉聲道:“而今我大康三面環敵,魏梁二國來勢洶洶,明年又不知是什麼樣子,此時讀書不能救國,唯有參軍!” “說的好,我願跟孟兄一道,一同前往!” “瘋了,瘋了,既然如此,我也回家找父親商量,我們參軍報國!” “走,立即去招募處。” 眾人說著,這時有一人走進來。 “剛才朝廷宣佈,鎮北王關寧將會被派往前線。” “啊,真的嗎?” 孟弘忙著問道:“是帶著鎮北軍麼?” “不是。” 這人搖頭道:“朝廷的旨意是鎮北軍繼續剿匪,鎮北王將會帶新軍,為千人將。” “什麼?” “帶新軍,還是千人將?” 眾人都傻眼了。 “這是為何?隴州匪患是嚴重,但值此國難之際,為何還不動用?” 孟弘低沉道:“我大概知道原因,這可能是怕關寧掌軍……” 眾人都沉默了。 朝廷削藩轟轟烈烈,拿鎮北王府開刀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 “我就不明白了,鎮北王確實是藩王,可這麼多年,守衛北方,保國平安,從未有僭越之事,為什麼要盯著忠烈不斷打壓?” “起初關寧剛進京,差點被廢了王位,若不是其逐漸展露才華,恐怕還繼承不了,這也就罷了,可都到了這個時候,為什麼還這樣?” “只帶新軍,還是千人將,這是做什麼?讓去送死麼?” 幾人議論間,情緒都頗為低沉。 “我突然覺得好沒意思,不想參軍了,削藩不過是打壓忠烈,真正的世家貴族依舊毫髮無損。” “我也不想參加了。” “還是要參加!” 孟弘沉聲道:“既然鎮北王是帶新軍,我們就去做他的兵!” “對,我們跟著鎮北王!” “走,一塊去!” 在對關寧的任用放出後,立即引起沉寂。 沒人發覺,很多人對朝廷已經不滿,對待戰情,原本高漲的報國情緒都有減弱,民心開始失去…… “著鎮北王關寧,與五日後去東大營報道,帶軍出發,奔赴前線……欽賜!” 此刻關寧也接到了聖旨。 前來傳旨的正是太監總管馮元。 這位是皇帝近臣,一般由他傳旨表明聖上親臨,更表示鄭重。 “關寧,接旨。” 關寧面色平靜的上前接過了聖旨。 “鎮北王,此次去前線可不是遊玩,而是打仗,你可不要衝動,隨大流就行了。” “謝馮總管提點。” 關寧一直覺得這位太監總管對他不錯。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