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七月未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次正式相見,果然與傳聞中那般。”李策玄當即躬身,臉上帶著些許笑意,顯然對宋知書非常好奇,同時又補充了一句:“我曾在知行境困惑許久,得宋先生大學之道的好處,入了君子境,稱呼一句先生,應在情理之中。”

本來他與宋知書屬於平輩,本身又被王派看重,在大周王朝都有不一樣的地位。

二者之間,完全可以平輩視之,但李策玄卻自動稱呼先生。

即便說明了原因,但如此態度,絕對堪稱真正的讀書人。

“對於宋兄大名,我也有所耳聞,大學之道引得天地文氣自降,驚才絕豔。”宗禮也開口了,他看起來很普通,但眼中對於宋知書的欣賞,任誰都能看出來。

“二位抬舉了,都是一些虛名而已。”

宋知書則抱以一笑。

“好了,宋知書,你可以開始了。”

這時候,負責評判的七位大儒其中一人開口了,示意宋知書若有學說的話,可以拿出來。

“是,先生。”

對此,宋知書微微躬身,沒有多說什麼,稍作思索,便再一次開口:“學生之學說,名為中庸。”

中庸?

眾人聞言,全都有些不明所以。

因為單單憑藉著這個名字,他們根本猜不出對方的學說關於什麼。

不過那個‘庸’字,眾人卻能夠理解,平庸、庸才等等,這都不算什麼好詞。

一時間,他們覺得對方所提出的這個學說,有些不太看好。

也是,作為儒家讀書人,能有一篇大學之道,都可以千古留芳了,怎麼可能再拿出同等的一篇出來?

但沒有人說話,皆靜靜坐在原地,準備認真聆聽,至於南派儒家一方,則也是如此,雖然他們知道宋知書準備了新的學說,但並不知道具體。

中庸,又與大學,有何區別呢?

而他們的想法,有些與其他人一樣,這片學說,怕是弱於大學很多。

會場中心,宋知書沒有多餘的廢話,便直接開口:“所謂中庸,指為人中正,不偏不倚,以自然的純正人性提高自身修養,要時時處處都符合中正、中和之道,然後對待萬事萬物。”

聲音落下,宗門強者等人還沒什麼,並不是很能理解。

但各大學派的領袖,全都眼神微微變化。

作為大儒。

他們似乎預示到了什麼。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宋知書聲音很輕,但卻一字一頓。

而也就是在此時,隨著他的聲音不斷落下,整座會場,都散發出一層層光芒。

一縷縷儒家正氣不斷散發出來,不斷湧動,最後匯聚在會場的最中心。

尤其會場的那些大儒們,終於一個個都坐不住了,全站起身來。

不說其他,堪堪是那第一句,就已經足夠讓他們震動了。

畢竟都是大儒,完全能夠理解其中意義。

“這篇《中庸》,不凡!”

宗派領袖岑行遠緩緩開口,眼中從之前的平淡,已經變成了震驚。

還有鄭公文,還有其他學派的領袖,一個個都睜大了眼睛。

因為這是真正儒家中有關於做人的道理,且闡述的很清楚,而宋知書卻將其總結了起來,要形成一篇新的學說。

就連曾庸,也不由露出不可思議之色,因為他忽然覺得,宋知書這一次,恐怕要再次一鳴驚人了。

或許,比上一次,還要更加震動人心。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這時候,宋知書繼續開口,他的眼神已經變得很平淡了。

因為在誦唸《中庸》的過程中,自己也在參悟。

自離開太昊劍宗後,宋知書經歷了很多,但都沒有徹底靜下心來吸收和反思,如今誦唸《中庸》,整個人已經徹底沉了下去,雖然並沒有再一次深入理解,可卻在印證之前做的每一件事情。

而也就是在此刻,整座龍源大會的會場,都不由開始震動了。

一道道儒家正氣,從虛空中而生,化作了雲霧,而後又化作一株株白蓮,於半空中盛開。

這副

武俠修真推薦閱讀 More+
身在江湖之決戰長安

身在江湖之決戰長安

話嘮的悟語
武俠 連載 8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