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2008年3月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舉行。
。 最好的txt下載網
歸去來兮
北京的美國駐華使館坐落於喧鬧的秀水街旁邊,使館門前總是有著長長的等待簽證的隊伍,站滿了焦灼的人群。但是53歲的王波明依然記得1980年他申請赴美簽證的時候,受到的簡直是貴賓的待遇。
“當時,大陸去美國的人很少,使館領事幾乎是把我請進屋內,意思像求著我似的”,現在已成為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SEEC)總幹事的王波明在接受《南方人物週刊》記者的採訪時說。他的話並沒有誇張。雖然中美現在是彼此主要的貿易伙伴,但是直到1979年——也就是王波明赴美1年前——兩國才建立了正式的外交關係。
1978年,時任副總理、上個世紀20年代曾在法國留學的鄧小平建議國家應該派更多的學生出國。同年,中國和美國達成協議互相派學生和訪問學者。
中國在文革期間幾乎中斷了向海外派遣留學生。而此前,政府只是送學生到蘇聯以及少數社會主義國家學習。因此,王波明這一代在1978年至80年代初赴海外留學然後回國的群體就被人們稱為第一代海歸。
1980年,王波明被紐約城市大學錄取,之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國際金融。幾乎在同一時期,劉二飛被布蘭戴斯大學錄取,然後進入哈佛大學攻讀MBA學位。後來,他成為著名的投資銀行家,以美林中國的前董事局主席而為人知。也是在同一時期,萬鋼獲得了一個世界銀行的獎學金到德國克勞斯塔爾工業大學學習工程學,並獲得了博士學位;如今他已擔任中國科技部部長。
在之後的30年中,更多的中國學生走出國門。###的資料顯示,從1978年到2006年年底,有100多萬中國學生到海外學習。但是從1847年第一名中國赴美留學生容閎抵達美國時起到1978年,僅有13萬中國學生在海外學習。
歐美同學會的副會長王輝耀認為海歸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他們連線了中國和世界。他們是西方文化和東方文化最好的溝通者”,他說。王輝耀也是中國最早在海外接受MBA教育的留學生之一,80年代在加拿大讀書,90年代初回國。
對於王波明來說,美國的經歷讓他有機會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國際金融的碩士學位後在紐約股票交易所工作。當時他認識了高西慶,一個從杜克大學畢業的華爾街律師。
這群年輕人在閒聊的過程中談論的不僅是華爾街富足的生活,還有祖國的發展。他們在聊天中意識到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初期缺少資本市場。當時建立股票交易所在國內已經被擺上改革日程,但是實際作為卻很少,資本市場仍然屬於敏感詞,股票交易在人們的印象中和投機倒把無異。但是,高和王都相信資本市場會對中國的經濟改革和發展大有裨益。
1988年,高和王相繼回國。他們找到了當時的上海市市長###,然後和其他一群志同道合的學者及年輕的經濟學家一起努力,終於在1989年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股票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市場。今天,這裡已經成為中國資本市場最活躍的一部分。
此後,自認不適合在政府部門工作又有媒體情結的王波明建立了財訊傳媒集團。而他的朋友高西慶現在已成為中國投資公司的總經理,負責中國近2000億美金的外匯儲備投資。
其他一些海歸也在以不同的方式參與中國經濟改革的程序。例如,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都已經成為跨國公司的高層。根據王輝耀的統計,海歸參與了幾乎所有世界500強公司在中國的業務。例如,劉二飛作為美林亞太區的董事局主席參與了著名的聯想收購IBM PC業務;中國的神華在香港上市的過程中,劉也是重要的參與者。
2007年,萬鋼被任命為中國科技部部長。他能夠流利地講英語和德語,曾任奧迪的高階工程師、上海同濟大學的校長。作為民主黨派人士、同時又是海歸的萬鋼被視為新一代中國政府官員的代表之一。而在教育機構擔任領導職務也是海歸回國後比較普遍的選擇。根據###的統計,中國78%的大學校長以及63%的博士生導師都是海歸。
今天的中國海外留學生多是在自己家庭的資助下,大學畢業後赴海外讀書。但是中國的第一代海歸的生活卻沒有如此順風順水。他們大部分在文化大革命中長大,青年時代經歷過上山下鄉,雖然正規的學校教育被中斷,但強烈的求知慾使他們並未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