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府結合本地區的具體情況,制定和頒佈了600多項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
同時,環境標準也是中國環境法律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環境質量標準、汙染物排放標準、環境基礎標準、樣品標準和方法標準。環境質量標準和汙染物排放標準又分為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
到1995年年底,中國頒佈了364項各類國家環境標準。中國法律規定,環境質量標準和汙染物排放標準屬於強制性標準,違反強制性環境標準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一系列環保法律的誕生和修改與中國不斷的改革實踐相呼應。經濟飛速發展,環保形勢越發嚴峻,生態受到破壞,影響到可持續發展。逐步改革經濟發展模式、保障公民的環境權利正日益成為社會共識,而立法就是把這些改革共識固化。
和其他法律的產生一樣,環保立法也是改革的產物,伴隨著改革的全過程。
但在改革開放30年後的今天,環保形勢又對環保法律提出了挑戰。我們已不能滿足於環保法律“量”的覆蓋,而必須對環保法律的“質”進行重新審視。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形勢,面對人們日益高漲的環保意識,環保法律已經顯露出它的不足之處。
環境立法存在空白,至今尚未建立促進迴圈經濟發展的法規;配套立法遲緩,如排汙許可證、限期治理、環境監測、飲用水源保護等配套法規遲遲未出臺;現有的法律法規對部分環境違法行為沒有規定相應的法律責任,導致違法行為得不到相應的懲處;行政處罰種類單一,基本以罰款為主,且現行環境法律法規規定的罰款數額過低,導致“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執法成本更高”的問題一直不能解決;環保部門缺乏必要的行政強制權等。。 最好的txt下載網
環保立法破局(3)
這些缺憾已經表明,我們的環保法律需從整體上進行“大修”。有訊息說,針對環保法規多但執行力弱的情況,我國將用10年時間形成覆蓋環境保護各個領域、門類齊全、功能完備、措施有力的環境政策法制體系。
“就像早年間美國在環境立法方面面臨的問題一樣,中國關於環境方面的法規,雖然覆蓋面很廣,但是執行力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