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小小年紀能夠有這樣的造詣,足可見二弟和二弟妹很是花費了一些心思。兒子帶了他們回來,若是母親責怪了他們,豈不是成了兒子的不是?”
顧氏本就是一時之氣,許久不見的嫡親兒子都出面求情,她的臉色便大大緩和,數落了張超張起幾句方才命兩人起來。她又埋怨了東方氏幾句,一場不小的風波就算揭過去了。
母子之間閒話了一番,靈犀便帶著其他幾個丫頭送上茶來,張信卻是站起身先捧了一盞茶奉給了母親,隨即又親自捧了茶送給東方氏和孫氏:“我這些年不在母親身邊,多虧了二位弟妹朝夕侍奉,我在這兒謝過了。”
東方氏和孫氏都不曾料到大伯居然親自奉茶,忙不迭福身謝過,全都謙遜了一番。這時候,張信便在顧氏左手邊坐下,笑吟吟地說:“母親這次六十大壽,正好朝中事情不多,所以我便向皇上請了旨提早趕了回來。不但如此,英國公還特意向皇上懇求了恩典,敕封母親為二品太夫人,料想在壽辰之前,誥命封軸就能到了。”
此言一出,滿屋子頓時響起了一陣喜悅的驚呼。東方氏為人乖覺,此時慌忙帶著兩個兒子下拜道賀。孫氏這一次也僅僅是慢了半拍,她趨前下拜的同時,張越也笑嘻嘻跪了下去,很是說了一通福壽雙全之類的吉利話。而顧氏在最初的驚詫之後幾乎笑得合不攏嘴,連聲稱頌聖恩,嘴裡也沒忘了唸叨那位送了大人情的英國公侄兒。
二品太夫人和三品太淑人雖然只相差一品,但這一級卻不是每個人都能跨過去的。
屋子裡洋溢著一片喜悅的氣氛,每一個人都很高興,張越自然也不例外。甭管以前怎麼樣,但他如今是張家人,張家的榮耀自然是他的榮耀。然而,當他無意間瞥了一眼母親孫氏時,卻發現那喜氣洋洋的面孔下彷彿有些黯然。
這時候,他方才記起張家自顧氏以下都受了封賜,唯有他父親還是因為堂兄和兄長的緣故成為了廕監生,並沒有正式出仕,不過比平民略強一丁點,他的母親自然也不可能得到封賞。想到這裡,他更是明白了先頭父親張倬為什麼會對他寄予那樣強烈的期望。
原以為大家族中好處多,想不到這壓力也是沉甸甸的!
帶來了第一個好訊息之後,彷彿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張信又笑呵呵地說:“母親此次壽辰,英國公因公務不能離開南京城,所以來拜賀的大約就是我那兩位堂弟了。除此之外,漢王知道母親信佛,特意讓我捎帶了一尊白玉觀音,祝母親壽比南山。”
怎麼又是一位王爺?等等,這漢王似乎和周王不是一回事……
張越使勁轉動了一下腦子,好容易想起這漢王是何許人也,剛剛的高興勁頓時化成一身冷汗出了。他依稀記得那是個殺敵戰場上功勞赫赫,奪嫡戰場上卻大敗虧輸的傢伙,緊跟著就猛然間想起了某本當紅歷史小說中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九龍奪嫡——類似這種天家事務,站錯了隊可是都沒什麼好下場的!
可他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對。英國公張家之所以幾乎可稱作是大明第一名門,是因為那一家祖孫三代全都追贈為王,之後的國公爵位也是世襲。這張玉加上張輔才兩代,足以證明張家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該是風光萬丈,似乎並沒有在皇位之爭中有什麼損傷。
儘管稍稍鬆了一口氣,但這麼一件事猶如魚刺一般梗在張越心頭,讓他生出了深深的警惕。於是,當那位大伯父一一送過見面禮之後,他甚至都沒有注意到,自己得到的不過兩本書,而張超張起兄弟則是人手一把據說出自名匠的短劍,彼此價值相差了千萬裡。
這一天月上樹梢時分,張倬方才踏進了自家的西院。得知大哥張信提早趕了回來,他面色微動,旋即便對孫氏苦笑道:“我今天正好有事回來遲了,大約老太太那裡又要落下不是。待會我就和你一同去正房,免得老太太和大哥以為我不恭敬。”
孫氏卻悶坐在那裡並沒有答話。直到丈夫上前來挨著她坐下,扳著她的肩膀詢問原委,她方才將今天張信送給三個孩子見面禮的事情說了,口氣很有些不忿:“超哥兒和起哥兒那兩把短劍鑲金嵌玉,還說什麼削鐵如泥,一看就是好東西,可他給越兒的是什麼?一本《論語集註》,一本《春秋左氏傳》,加在一起才值多少?這也太偏心了!”
見妻子漲紅了臉,張倬只得抓著她的手低聲安慰道:“二哥的親生母親是老太太當初做主抬進來的二房,在世的時候很會奉承老太太,原本就受人高看一眼。所以,大哥和二哥打小走得就近些,他偏向超哥兒起哥兒也不奇怪,以前不也是如此?”
“可是如今越兒在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