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善的可能的時候,我們不能不清醒地反思我們在造什麼孽,我們的發展究竟是在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與文明程度還是相反?
老子的這一段話具有濟世危言、救世危言、警世危言、駭世危言的性質。是時候了,該對消費主義、慾望驅動、非科學的發展主義、斂財主義、金錢至上、以富為價值標準的各種瘋狂與鬨鬧作一個清理與檢討了。
當然,老子的那個時候,生產的發展、生活消費品的供應與佔有是遠遠不能與現在比的,但是當時的那些王公貴族、名將名相、富商大賈的驕奢淫逸,想來也已經非常突出。什麼酒池肉林,什麼動輒賞賜千金,都夠刺激的。
這裡同時有一個問題,從歷史上看,中國的道學(包括儒家與別的家)又有長期地輕視人的基本願望、基本需求的傾向,有一種殘酷地壓制人的慾望尤其是男女的性慾望的傳統,用各種令人髮指的手段與理論使情慾非法化、罪惡化。我們不能不看到,中華民族的多數人口,長期處於飢寒交迫之中,中華民族吃飽了肚子並沒有幾年。我們的民族在滿足自身的基本需要方面,處境實在是太可憐了。
中國歷史上存在著另一種情況,統治者驕奢淫逸,卻反過來偽善地去要求飢餓半飢餓狀態的民眾禁慾和勒緊褲帶。把正當的慾望當做罪惡,製造壓抑和變態,例如要求女子守節。我們的以“五四”為代表為發端的啟蒙運動中,包括了維護自己的生存權,維護自己的正當慾望,並使之得到滿足的訴求,這同樣是重要的,對於中國是一大進步,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發展生產力,解放對於人的禁錮,滿足人民的基本需要、小康需要與進一步殷實的需要,同時注意在發展與慾望的滿足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新麻煩,這些東西缺一不可,也不能使之互相對立起來。正如印度“聖雄”甘地的名言:自然能夠滿足人的需要,卻不能滿足人的貪慾。能懂得自己的正當需求與貪得無厭的區別,這就有點做人的功夫與底線了。
發展是硬道理,我們著眼於發展,這是為的整體上說貧窮落後的中華民族;從個人來說,財富與地位的發展就絕對不是硬道理,不是唯一的,我們更應該關心消費的適可而止,學問與精神境界的精進,道德與人格的完美,對於群體的奉獻,對於真理——大道的追求。而五色五味馳騁畋獵難得之貨這些感官的享受,確實是不過爾爾,對於奢靡享受範疇的新奇淫巧,確實應該抱清醒警惕與適當批判的態度。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十三章 寵辱無驚(1)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遇到好事或者壞事,受到抬舉或者侮辱,人都會很受刺激很激動。為什麼呢?毛病就出在太看重自身上了。
什麼叫蒙受到了光榮或者羞恥的刺激了呢?爭寵受寵之心本來就不高尚,得到光榮了,一驚一乍;失卻光榮了,又是一驚一乍,這就叫寵辱若驚。
那麼什麼叫大患若身呢?我們所以有那麼多不自在,那麼多患得患失,就因為太在意自身。如果沒有自身的私利考量,還能有什麼不安、煩惱直至歇斯底里?
所以說,你如果能夠像在意自身一樣地在意天下,如果你能將自身奉獻給天下,就可以把天下交給你負責交給你管了。你要是能夠像愛護自身一樣地愛護天下,把自愛的心情開闊為愛天下,也就可以將天下委託給你照料了。
第十三章提出了天下、吾身、寵辱、寄託(天下)等範疇,也頗有新意與耐咀嚼處。
寵辱若驚還是寵辱無驚,這是一個激動人心的話題。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誰能甘於受辱?“士可殺不可辱”,語出《禮記》:“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
但同時,寵辱無驚,這已經成為國人的一個精神境界與修煉的指標了。一個叫做刀槍不入,一個叫做寵辱無驚,這就叫做“金剛不壞之身”,這既是武俠的也是士人的理想。
問題要看是什麼事,如果是外敵入侵,如果是面對大是大非的考驗,那就要講可殺不可辱了。偏偏在我們內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我們的人際交往特別是社會生活中,每天都有無數的小小的卻也是令人困惑的寵辱,有各種身外之物的令人高興與不高興、合理與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