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 (第2/4頁)
津股巡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批拍品中有一個《圓明園四十景圖詠》詩配畫大幅圖冊。這四十幅繪畫所表現的內容,是乾隆皇帝欽定的圓明園中最漂亮的四十個景觀。
2月11日的《箴言報》宣佈了這次拍賣;拍品目錄明確說明(被《圓明園》作者邱治平先生髮現)。這些珍貴的物品大部來自圓明園,是杜潘先生日本暨中國收藏品的一部分。《圓明園四十景圖詠》在拍品目錄上編為329號,配有大漢學家斯塔尼斯拉斯·於連(1797…1873;研究院研究員,法蘭西學院教授)的說明:“絹本繪畫,系各宮殿實景,40頁對幅,紙褙裱,各幅長八十厘米,寬七十四厘米。孤本,系保留已焚燬宮殿影象之僅存者”。
《四十景》的保留價被定為三萬法郎,但叫價沒有超過一萬法郎,拍品被收回。5月2日再次拍賣,仍然沒有達到預期價格。不過還是以四千法郎的價格賣了一位巴黎的書商。幾天以後,帝國圖書館版畫部主任獲准以四千二百法郎的價格購得,這件孤品就這樣進入了法國國家圖書館,編號為2500。這是版畫部當年最昂貴的入藏品。
刊登在《箴言報》上的廣告不可能不引人注目。朗東元帥收到下屬的一封信,提醒他這次拍賣“坐實了關於參加對華遠征的數名軍官財產來歷的不利傳言”。
陸軍大臣立即秉告皇帝,說杜潘上校的行動有可以玷汙軍隊的榮譽、名聲和責任感。
朗東寫道:“有必要抓一個典型。絕不能讓歐洲的人們以為,法國軍官英勇地奔赴遠方,是出於利益的考慮和金錢的盤算。絕不能在法國軍隊中造成這樣一種錯誤的認識,以為今天已經允許一個軍官,到遙遠的國度佔有甚至搶掠稀罕物品,用國家的軍艦免費載回國內,再用公開拍賣的方式獲得利益”。
按皇帝1862年2月19日的旨意,杜潘上校被“停職”。這是一種紀律處分。但他本人並未因此被開除軍籍,以便使他繼續處於軍事當局的約束之下,並且避免公開處罰造成事態擴大!後來,杜潘故態復萌,1862年4月25和26日又在杜魯歐拍賣行進行了兩次拍賣,拍品是“一批中國的藝術品和古玩,大部分來自圓明園”。
內格羅尼的拍賣同樣令人記憶猶新。讓…路易·德·內格羅尼中尉,原隸屬於柯利諾將軍手下的102團,他寧願先從軍隊中辭職,再把從中國弄來的大量物品拿出拍賣。
內格羅尼也找到當時最有名望的漢學家斯塔尼斯拉斯·於連進行鑑定,此君對他的藏品頗多溢美之辭:
“就精緻完美的材質而言,就豐富多變的形式而言,就登峰造極的工藝而言,我還從未見過數量如此之多、品質如此之精湛的收藏……竊以為,您最豐富、最引人注目的藏品是您的瓷器,其數量有五百件之多,展示了中國曆代陶瓷藝術品中瓷瓶藝術的豐富變化”。
內格羅尼中尉居然有辦法帶回五百件瓷瓶,正如朗東元帥所說,“是用國家的軍艦免費載回國內的”!
1862年,審計法院的一個調查委員會對中國之戰的戰利品進行調查。它吃驚地發現了某些違規行為,而且在遠征軍的賬目中,沒有任何諸如“獲敵戰利品”之類的入賬。法院也沒有發現部隊獲得大量戰利品的記載。被質詢時,孟託邦將軍成功地為自己進行辯解。他引用了1832年關於戰爭狀態下軍隊勤務的一項規定,根據這一規定,“脫離大部隊之軍人所獲之戰勝品歸己”。將軍認為,當時駐守在圓明園各大門的部隊即屬於這種情況……。但孟託邦特別強調的是,要阻止搶劫的行為,在當時是根本不可能的。
。 想看書來
第十六章 法國人見證的洗劫(24)
審計法院乖乖地得出結論說,對1860年的賬目不持異議。法院的檔案1871年巴黎公社期間被火燒燬(當時的法院就在今天奧塞博物館的位置),今天就更難以做出什麼結論了。
1870年夏,距色當戰役失敗和第二帝國倒臺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孟託邦將軍(時年74歲,已經在里昂擔當第四集團軍司令五年有餘)應召接替因為普法戰爭初戰失利而去職的埃米爾·奧利維。實際上,八里橋伯爵因久負英勇善戰之名而獲得波拿巴分子的信任。在擔任內閣總理的同時,他還擔任陸軍大臣,而在這後一職位上僅幹了二十四天(從8月10日至9月4日)。他寫的書,也徑直以《二十四天的陸軍部》為題。在書中,八里橋伯爵還講了與對華遠征有直接關係的一個既新鮮又“愚蠢”的故事。
事情的起因是從圓明園搶來並晉獻給歐仁妮皇后的那串念珠。這件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