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現有實力已難以抵擋中土大軍的猛烈攻擊,已難以第三次實現預期之目標,所以遼東城上上下下即便鬥志昂揚,但已無必勝之信念,唯有一腔熱血,誓死衛國。
四月十三,上午,崔弘升飛馬趕至遼東城下,實地查探軍情,又認真聽取了諸軍將的稟報,隨即下達命令,四面包圍,但圍而不攻,等待主力大軍的到來。
又命令武賁郎將晉文衍,率本部人馬向千山一線攻擊前進,為選鋒軍東進攻打烏骨城開闢一條安全通道。
諸軍將紛紛請命,要求攻打遼東城,不惜代價攻陷城池以洗雪前恥。
遼東城已成為遠征軍的夢魘。第一次東征就受阻於遼東城下,久攻不克,導致攻擊程序嚴重貽誤,而第二次東征如出一轍,還是受阻於遼東城下,聖主甚至親臨城下督戰,最終還是功虧一簣。遼東城就像一塊磐石橫亙在遠征軍前進道路上,又像一根刺紮在遠征將士們的心靈深處,甚至,它的存在,已經嚴重影響到了遠征軍的軍心和士氣,影響到了遠征軍的攻擊策略。
對此崔弘升頗為感慨。戰爭開始前,誰能想到這座蠻夷小國的邊陲鎮鎮,竟然在戰爭中發揮出了巨大的決定性作用,不但直接影響了戰爭程序,還改變了戰爭雙方的命運乃至天下大勢。
這場戰爭註定要載入史冊,而遼東城也將因此名垂千古,即便它可能在這場戰爭的最後階段化為一片廢墟,也無法抹殺它驚鴻一瞥的輝煌。
不過,崔弘升無意攻打遼東城,事實上他對前兩次東征中聖主和統帥部執意攻打遼東城,甚至傾盡全力、不惜代價攻打遼東城的做法,頗有微辭,只不過礙於形勢和身份,不敢宣之於口而已。遠征將領中,與其有同樣看法的亦大有人在。
這場戰爭因為遠征作戰,受制因素太多,所以從軍事上來說,最佳策略就是以最快速度攻擊平壤,只要攻克了平壤,這場戰爭也就穩操勝券再無懸念了,因此攻擊速度是關鍵,千萬不能爭一城一地之得失,更不能把有限力量投在次要甚至是無足輕重的目標上。遼東城打不下來就不打,四面包圍即可,有什麼必要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還有寶貴的時間,去攻打一座邊鎮,一個非主要目標?
然而,聖主御駕親征,不但干涉軍事指揮,還親臨前線督戰,業餘的指揮專業的,結果可想而知,該乾的事不幹,不該乾的事幹得熱火朝天,主力大軍不是風馳電摯直殺平壤,而是在遼東城下毫無意義地浪費時間和生命,最終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自食其果,自取其禍,害人害己害國。
第三次東征,聖主還要御駕親征,可以預見,對於久攻不下並給聖主帶來巨大恥辱甚至帶來政治災難的遼東城,聖主勢必要殺之而後快,勢必要發動第三次攻城大戰,勢必要在錯誤的道路上一去不回頭,勢必會給第三次東征帶來無法估量的風險。
阻止聖主御駕親征,這是東征統帥部的共識,但這顯然不實際,統帥部沒有這個能力,最多也就是想方設法設定一些阻礙,於是統帥部的大將軍們非常默契地聯手合作,上至宇文述、郭榮,下至李景、薛世雄和崔弘升,都做了各自的努力,比如拒絕安東大軍南下懷遠會合,調整攻擊計劃,提前渡河攻擊,等等,當然,他們並不抱什麼希望。
然而,或許上蒼眷顧,聖主竟然做出了行宮暫時滯留臨渝的決定,暫時不去遼東戰場御駕親征了,這對統帥部來說是個意外之喜。東征進入第三年,統帥部才算真正拿到了戰場指揮權,專業的事情總算由專業人士幹了。
但聖主和中樞並沒有做出不去遼東戰場的決策,聖主亦沒有明確表示不再第三次御駕親征,所以行宮隨時都有可能繼續北上趕赴遼東,聖主也隨時都有可能渡過遼水親臨戰場,統帥部在沒有任何干涉的情況下全面掌控戰場指揮權、如臂指使地指揮第三次東征的時間十分有限,為此,統帥部的大將軍們達成共識,在有限時間內竭盡所能爭取最好戰果。
具體來說,就是吸取前兩次東征失利的慘痛教訓,不再與敵人爭一城一地之得失,不再主次顛倒、本末倒置,不再犯下低階錯誤,堅決執行既定決策,以主要力量攻打平壤,以輔助力量包圍東進途中的遼東城、烏骨城等數座重鎮,且圍而不攻,只以最小代價保障主力大軍的糧道安全即可。
如此一來,崔弘升的任務就艱鉅了,風險就很大了,但只要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到平壤城下,給主力大軍跟進包圍平壤開啟通道,那麼即便聖主和中樞到了遼東戰場,聖主親臨遼東城下,粗暴干涉統帥部的指揮,要再一次揮師攻打遼東城洗雪恥辱,統帥部也有充足理由勸諫和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