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點12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處走去。也不知道那倆幫手選的是些怎樣的近道,都還沒等小笠原兄弟倆回過神來,菊社門前常年亮著的四盞大燈籠已然隱約在望,而菊社門前也早已經站著好幾個架著傷患的保鏢行達官爺扯著嗓子叫門!(未完待續。。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七章 情債難償
幾碟子素菜,兩壺老白乾,再加上兩碗熬得還算是過得去的玉米碴子粥和幾個硬麵餑餑,也就湊出來了四九城裡淨齋鋪子裡最常見的席面。
四九城裡,五行八作的規矩眾多,尤其是在飲食上頭的講究,更是數不勝數。
就像是仵作行的從來不吃牛肉,梨園行的高低不沾糖蒜,這差不離就是多少年下來約定俗成的規矩。而有些行當裡頭廝混的人物,平時吃喝倒也隨意,但在做些個要緊買賣的時候,卻是丁點葷腥不能沾染,生怕犯了些有的沒的忌諱!
就像是賬房先生這行,手裡頭的算盤珠子數算著主家的財源,平日裡自然不會被主家刻薄。平日裡一天三頓飯多少要見點葷腥,講究些的還得準備一份夜宵,好讓那些個連夜計算些小賬的賬房先生別餓著了肚子。
可等得算大帳的時候,或是年底關賬的當口,拿清水淨手之後、坐到桌子旁開始算賬的賬房先生就不能沾一點葷腥,送進賬房的小菜也都是些青菜、豆腐,再加一碗白飯了事,算是討得個一清二白的好口彩、好意頭!
有那腰裡頭揣著幾個閒錢的賬房先生,一到了這時候、壓根也就不去碰主人家送過來的那點青菜、白飯,抬腿就奔了四九城裡出名的全素劉家開的館子開飯,一來是守著行當裡的規矩,二來也趁勢換換新鮮口味。
而那兜裡邊不太寬裕的人物,自然也就得朝著那些個淨齋鋪子裡頭轉悠了。
也不是太講究的鋪面,裡頭也不設散座兒,只有三、五、七間拿薄板、魚膠隔開的小間,肩挨肩能坐下五六個人的大小。外帶著能做幾個不擱蔥、姜、蒜的家常素菜,燙一壺多少兌了些涼水的老白乾。能奔著這淨齋鋪子裡走的人物,差不離也都是衝著那小間能關門聊事兒而來,吃飯倒還真在其次了!
候著端菜進來的小夥計輕輕關上了夾板門,胡千里也不說話。只是自斟自飲了三杯老白乾後,方才朝著坐在自己對面的那錢糧判官一拱手:“阮爺,咱們這得有多少日子不打照面了?”
一隻巴掌搭在了那隨身帶來的行李捲上,被叫作阮爺的那錢糧判官也是自斟自飲了三杯老白乾,這才重重地吐了口酒氣:“差不離得有五、六年光景了吧?”
拿起了自己面前擺著的那雙筷子,胡千里先是把桌子上每樣菜都給嘗過了一口。再把個硬麵餑餑掰了一半拿在手中慢慢啃著:“阮爺,我記得您那錢糧判官的行當裡,有個賬不清、人不食的規矩?瞅著您也是餓了不少時候了,咱們先把肚子湊合填飽了,再說旁的話?”
把自己那雙筷子捏在了手中,阮爺伸著筷子在離著自己最近的那盤素菜裡撥弄了幾下。卻又重新放下了筷子,朝著胡千里低聲說道:“胡爺,您有啥話直說吧?”
慢條斯理地放下了手裡的筷子,胡千里盯著阮爺的眼睛,伸手從懷裡摸出了個二指寬窄的小布包,輕輕放到了桌面上:“阮爺,還記得這物件麼?”
也不等阮爺答話。胡千里已經慢慢開啟了那小布包,伸著兩個手指捏起了半截散發陣陣隱隱油光的墨錠:“六年前,阮爺您給我這物件的時候說過,能憑著這物件求您辦一件事!今兒我還真是有求於您了!”
死死盯著胡千里手指頭上捏著的半截墨錠,阮爺猶豫再三,卻是重重地嘆了口氣
也就在六年之前,阮爺還在保定府裡一家豪門大戶中做個大管事。憑著紹興師爺手底下那點管家、算賬、盤生意的本事,倒也頗得那家豪門大戶主人的信賴。平日裡在府邸內也就是個一人之下,諸人之上的做派,差不離的大小事情也從來是一言而決!
細算起來。阮爺待著的那家豪門大戶之中,在滿清年間出過一任道臺、兩位縣令,還有四五個舉人,也勉強算得上是書香門第。雖說如今已然是民國的年號,可仗著家裡頭多年攢下的一份家當。在保定府裡也都能算是數得著的富庶人家!
可唯獨就是子嗣不旺,當家的老爺前前後後花錢從外地娶了五房太太,捎帶手的還把大太太的倆陪駕丫鬟也收了房,可也就只有大太太給生了個千金,其他幾房姨太太全都一無所出。
這越是大戶人家裡頭,因為銀錢上頭出來的是非就越多。眼瞅著當家老爺年歲一天比一天大,幾房姨太太心裡也就都犯起了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