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言
一直不知道怎樣把“吃”這件事講得頭頭是道。
直到有一次,《時尚健康》雜誌採訪祖父程莘農院士時,我聽到了他講飲食養生的“七律”,這才明白原來在自己生長的中醫世家中,看似平常的飲食也蘊含著深奧的中醫道理。
律,就是原則、規律。飲食七律,就是有益健康的七個飲食養生原則和規律。
雖然是七律,但可以用三個字來總括,那就是:食有節。
食有節,就是要五味雜食,並益於五臟,合於四時;
食有節,就是在保持適量油鹽的時候,也保持清淡的心境;
食有節,就是熱不灼唇、冷不冰齒,用溫暖的食物去溫暖食者的心;
食有節,就是先分清餓的是眼睛、舌頭還是肚子,不要勉強進食;
食有節,就是用心飲食,合理搭配,專注於食物本身;
食有節,就是隻吃七分飽,不僅為了體型,更為了健康;
食有節,就是順應節氣變化,在每一個平常日子裡養生……
我在爺爺奶奶身邊長大,對飲食最初的印象來自於奶奶每日端來的小鍋。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奶奶去世也快十年了,謹以這本寫飲食的書紀念她老人家吧。
另外,也感謝同事高瀅在本書內容整理過程中所給予的幫助。
程 凱
第一律 合五味(1)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藥能治人,也能害人。
食物何嘗不是如此。用對了,五味益五臟;用得不對,五味亦可傷及五臟。關鍵就在一個字上——“合”,也就是相宜。五味與五臟要相宜,五味與四時變化要相宜,五味之間也要相宜,五味在食量上還要相宜。“合五味”可不是簡單的五味雜食。
1。 五穀、五畜、五菜、五果
我的爺爺程莘農院士是江蘇淮陰(今淮安市)人。他10歲起隨父研習中醫,15歲時拜著名老中醫、溫病專家陸慕韓為師,19歲就獨立掛牌行醫。1957年,為響應政府號召,支援北京的中醫事業,他被國家選調進入了北京中醫學院(現北京中醫藥大學)工作,至今已從醫70餘載,成為了一代中醫大家。
我的父親程紅鋒是爺爺的長子,從小就目睹中醫的神奇並很快愛上了中醫。父親成年之後,毅然走上了行醫之路,並堅持不輟。即使從中國中醫研究院退休之後,他還一直堅持門診,行醫至今也有40餘年了。
出生在這樣一箇中醫世家,又在爺爺身邊長大,耳濡目染,我怎能不受影響呢?的確,生活中的許多細節都閃爍著中醫的影子。然而,當我步入北京中醫藥大學這所中醫最高學府,再回首遙想童年的時候,最令我記憶深刻的,不是稚嫩童聲裡的湯頭歌訣,也不是懵懵懂懂中的經脈病候,而是爺爺教給我的飲食道理。
記得小時候,每天中午放學回家,奶奶都按爺爺的囑咐給我準備好了午飯。雖然那時的條件沒現在這麼好,但在我的記憶中,這餐飯卻是十分的豐盛。
主食:或米或面。爺爺是江蘇人,所以吃米飯的機會多一些。奶奶蒸米飯真有一手,用小小的鋁鍋(那個時代特有的器物)蒸出來,不硬不軟,粒粒晶瑩剔透,散發著一股米飯特有的清香。現在用電飯煲燜出來的香米飯,也很香甜可口,但卻不是兒時的味道了。印象中奶奶還經常用大米、小米混合在一起的二米飯與紅薯、玉米等粗糧調換口味,有時甚至還有一小碗鹽煮花生或白蒸芋頭……
綠葉蔬菜:一個被用得很舊的小盆裡盛放著至少兩種時令的綠葉蔬菜,每樣的量都不是很多。這個菜量現在看來像是剩菜,其實卻不然,那是奶奶每天中午特意為我做的,一般是一盤菠菜或捲心菜等的葉菜,一盤扁豆或青豆等的豆菜。後來我才知道,這是爺爺給我定的食譜……
肉菜:最常吃的是肉羹,就是將肉沫與雞蛋一起蒸熟。本不覺得這肉羹有什麼特別,直到上了大學,吃到食堂裡一道著名且昂貴的“太陽肉”後,才比較出奶奶做菜的特色。所謂“太陽肉”,就是在調好味的肉餡裡打一個雞蛋,然後上火蒸熟即可。取名“太陽”,是因為肉是肉,蛋是蛋,界限分明,形如太陽。而奶奶卻是將雞蛋與肉沫充分混合,攪拌均勻,蒸熟後肉沫鑲嵌在蛋間,使雞蛋形成了蜂窩狀的奇特結構,清濁融合,肉蛋再難分割,味道自然也就變得十分獨特,回味無窮……
佐湯:每餐必有湯,以瘦肉丁兒、蒸熟的雞蛋丁兒、山藥丁兒為主並稍加青蒜的山藥湯;將土豆切丁並加蛋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