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油添醬,向師叔稟告。所以班棟此次出場。指名說是想會唐、金二人,目的就是想為死去的師兄報仇雪恥。
江海天說過願意代表師父接受任何挑戰,當下立即應聲而出,正要答話,唐經天亦已走到場心,說道:“家父已閉門封劍。
決意終老天山,不再涉足江湖,更不會與人爭勝了。班大師若肯賜教,晚輩願代家父接招。”
江海天道:“唐叔叔,還是讓小侄先上吧。小侄若是不成,唐叔叔你再出場如何?”唐經天笑道:“江賢侄,你怕沒機會出場嗎?先歇一歇吧。”原來唐經天知道此人來歷,不放心讓江海天冒險。
寶象法師將他們二人的話譯成阿刺伯語,告訴了班棟,同時也說明了唐經天在中國武林的身份。班棟聽了,說道:“既然如此,我先領教唐少掌門天山一派的絕世武功,要是僥倖不敗,再向江小俠請教。”
要知唐經天的身份比江海天高得多,班棟自是以先打敗唐經天為榮。寶象法師稍微有點失望,他原意是想借班棟之手來挫敗江海天的,如今班棟要先鬥唐經天,即使能勝,也必定要耗盡氣力,那時再鬥江海天就準是敗多勝少了,不過他轉念一想,唐經天也是一大勁敵,若是班棟能把唐經天打敗,再多少耗損江海天一點內力,那也很好。因此,也便不再言語。
唐經天拔出了游龍寶劍,他以晚輩自居,撫劍施了一禮,便即進招。班棟用的兵器頗為奇怪,看來像一根杆棒,但黑黝黝的,非金非鐵,卻不知是什麼東西。
唐經天出手第一招是“執經問難”,倒提寶劍,劍尖抖了兩抖,斜立胸前,這是天山劍法大須彌劍式中的一招,是向對方表示恭敬,請求指教的一個劍式,但以靜制動,其中變化,卻是極為奧妙。班棟看出他這劍式的意思,就在他劍尖抖動的時候,怪棒立即伸出,向上一挑,表示不敢接受對方的敬禮,他這一挑,看似平淡無奇,其實卻是威力極大的一招殺手。
只聽得“當”的一聲,火星蓬飛,唐經天斜躍一步,班棟也晃了兩晃,兩人的內力大致相當,雙方的兵器也都絲毫未損。
原來璣棟這根“怪棒”非金非鐵,卻是一塊隕石打成的,硬度勝於任何金屬,唐經天的游龍寶劍竟是削之不動,要不是收勁得快,主劍還險些受損。
班棟也禁不住心頭微凜,暗自想道:“怪不得我師兄當年敗在唐曉瀾手下,原來他的兒子已經這麼厲害。中華武學真是不可小覷。”不過唐經天的武功雖出乎他的意外,他卻也不懼。兩人動作都快,轉眼間鬥了三十來招。唐經天改用天山劍法中的“追風劍式”,端的快如閃電,疾似追風,前招未收,後招續發,一沾即退,一退即收。那身法劍法,又伊如流水行雲,毫無粘滯。
原來唐經天已試出班棟的那根怪棒是件寶物,不願令自己的寶劍受損,因而改用了這套乘暇抵隙、迅捷異常的追風劍式,即算兩件兵器碰上了也是一掠即過,當然彼此也就不會受到損傷了。他們兩人的功力旗鼓相當,這麼一來,就變成了誰的招數精妙,誰就可以取勝的形勢。
天山劍法是融會各派之長的一套博大精深,無所不包的劍法,唐經天以“追風劍式”主攻,但卻也並非全用“追風劍式”,不時夾雜著其他劍式使出。班棟見他奇招妙著,層出不窮,倒吸了一口涼氣,心想:“我若不使出看家本領,只怕要敗在他手。”
唐經天一劍刺出,班棟身形一晃,忽地仆倒,中原群豪大聲喝彩,唐經天卻是一怔,原來他那一劍並沒有刺中班棟,只因雙方攻守趨避都是快到極點,群雄看不清楚,卻以為是班棟中劍受傷。
忽見班棟單掌支地,身似風車疾轉,打了幾個大翻,手中那根怪棒,登時似變成了數十百根,棒影如山。四面八方向唐經天壓來。唐經天從未見過這種怪招,打定了“不求有功,先求無過”的主憊,改用大須彌劍式,護著全身。
班棟的打法越來越怪,忽而打兩個筋斗,忽而坐在地上打兩個盤旋,有時甚至全身躺在地上,但不論是站、是坐或是臥倒,他的那根怪棒都是配合身法,使得恰到好處,而且在棒法之中,又夾著掌劈腳踢等等五花八門的怪招,看似凌亂無章,實則招招都是殺手。中國武學中本來也有“醉八仙”拳法,大略相似,但卻也沒有他這套功夫的怪到出乎想象之外。
幸而唐經天的“大須彌劍式”是天下防守得最嚴密的劍法,他只守不攻,儼如在周圍佈下了一道鐵壁銅牆,班棟的怪招雖怪,卻也攻不進去。
可是大須彌劍式甚為耗損內力,過了一會,坐在場邊的人已隱隱可以聽到唐經天的喘氣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