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氏0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劃透過關閉散佈在全球的25家研究機構中的5家以節約25億美元左右的費用,其中一家位於芝加哥的郊區,僱傭了1300名員工。默克公司也在痛苦掙扎,2003年宣佈它將從63 000位僱員中裁去4 400名。百時美施貴寶公司的股價2001年至2003年下跌了60%。它的暢銷藥Taxol、Glucophage和BuSpar(一種抗焦慮藥物)現在都面臨著通用名藥的競爭。此外,它的暢銷藥中沒有一種是由製藥公司的研究人員發現的。根據《紐約時報》記者加迪納·哈里斯(Gardiner Harris)的報道,該公司“從其他地方授權得到這些藥物,然後有時在這些藥物的市場壟斷期限超過很久之後,仍然依靠律師來避免通用名藥的競爭。”
儘管製藥業現在仍然是個巨人,它也是一個痛苦掙扎的巨人。它會怎麼辦呢?現在,它更加絕望地從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和大學那裡尋求藥物的授權;它更加努力地推廣它的模仿性創新藥;它開始透過兼併和收購來整合不斷萎縮的藥物供應鏈、擴大市場份額、力爭獲得規模效應;它為了延長市場壟斷期限和對抗管制提出了更多的訴訟——還始終透過昂貴的公共關係廣告來維持自身形象。但是,它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原因很簡單,即使繼續維持藥物的高價,它的財務狀況也不容樂觀。沒有人願意也沒有人支付得起這樣的高價。醫療保險處方藥福利計劃只不過是讓它們緩了口氣。因此,大型製藥公司必須轉變。但是,怎麼轉變呢?
拯救製藥業——讓我們的錢花得更值(1)
這些建議並不是包羅永珍的,而是針對那些我認為比較重要的問題的。這些建議都是為了能夠帶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