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與爭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山,現在是臣忠心報國的時候了!”
然後,他站起來對眾人說:“這是陛下恩賜的國寶黃馬掛,法力無邊,如果能堵住漏洞,這是陛下的恩威鎮住了河妖;萬一堵不住決口,那就是天意。”說著把黃馬掛交給師爺,示意師爺將黃馬掛送去堵口。
師爺戰戰競競靠近漏洞,剛把黃馬掛拋入水柱,只聽“轟隆”一聲巨響,大堤潰決了,一眨眼師爺連同黃馬掛便被洪水吞噬。“黃馬掛堵口”在歷史上留下一樁荒唐的笑柄。
“媽呀!”牛鑑嚇得嚎呌一聲,爬上一匹坐騎狂奔而逃,眾隨從見狀,也狼奔豕突做鳥獸散,動作稍慢的便被洪流衝得無影無蹤。
“黃河決口了!”報警的鑼聲響徹開封上空。待文衝率人趕到,決口越來越大,非人力所能挽回,個個欲哭無淚。
牛鑑回到衙門,洪水已經圍城。他六神無主,朿手無策,連忙向朝廷報告求救。他把此次決口的責任推在文衝身上,說文衝擅用洋人的小火輪衝坍了堤埧。然後不顧開封百姓的死活,悄悄溜走,到南京赴任了。
不久,洪水灌入城中,給開封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慘重的損失。這次決口淹沒了河南、安徽兩省五府二十三個州縣,死傷無數,慘不忍睹。文衝成了替罪羊撤職查辦,而罪魁禍首牛鑑卻逃脫了懲罰。
然而,歷史是無情的。牛鑑就任兩江總督後,正值英軍進攻長江吳淞口炮臺,他率兵前去支援,途中遇到英艦炮擊,嚇得落荒而逃,造成抗英名將陳化成孤軍戰死。事後,他又向侵略者屈膝求和,代表清廷簽訂了中國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喪權辱國,千夫所指,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這一次抄經也沒有用,老太后絕對救不了他。
吃 出 大 案
進奏院是朝廷的文秘機構,職掌皇帝詔敕與三省、樞密院命令及有關衙門檔案發放給諸路(類似於省),摘錄各州奏章事由報告門下省,投遞諸路文書給各有關衙門,上呈下達,溝通中樞和地方,保證政令暢通,相當於現今的中央政府辦公廳。
北宋仁宗慶曆年間,擔任進奏院主官的是蘇舜卿。他祖居綿州鹽泉(今四川錦陽東南),後徙開封,出身書香門第,官宦之家。祖父蘇易筒曾任參政知事,相當於宰相;父親蘇耆官至河東轉運使,也屬封疆大吏。他年輕得志,高中進士,曾任蒙城、長垣縣令,因政績顯著,調進東京擔任光祿寺主簿,掌有關祭祀、朝會、國宴等事務。他工詩文,風格豪健激昂,抒發平生抱負,經常與文壇泰斗歐陽修等互相酬唱,堪稱*才子。宰相杜衍很欣賞他的志向和才華,便將女兒嫁給了他。
蘇舜卿生平慷慨有大志,光祿寺迎來送往,有錢有物,油水很大,是很多京官羨慕的肥缺。他卻不滿現狀,不甘做一個碌碌無為的庸官,積極上書言事,抨擊時弊,力主改革,得到范仲淹的賞識,大力舉薦他升任集賢校理官,入主進奏院。高幹子弟,年富力強,看來朝廷也是把他做為第二梯隊培養的。
御史中丞王拱辰是京畿地區通許人,十八歲中進士,踏實能幹,為官清廉,才被朝廷委此重任。除了透過考察、舉報、審計,發現問題,彈劾各級官員外,還經常深入民間微服私訪,挖掘隱藏得很深的官場弊案,嚴肅綱記。
這天,他客商打扮,路過進奏院的後門,見裡面出來一輛大車,上面壘滿了麻袋,出於好奇便跟了上去。
大車進了一家造紙作坊,幾個夥計上前卸下麻袋,解開扎口,將裡面的文書紙張傾倒進大水池中。王拱辰上前搭仙:“掌櫃的,你們怎麼把好端端的檔案粉碎成紙漿了?”
車把式笑道:“這全是官府作廢的東西,廢物利用嘛。”
“哪個衙門會有這麼多廢紙?”
“進奏院唄,每個月都會清理出一大車拆封。這是個清水衙門,只能靠賣點廢紙貼補貼補。”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進奏院開始引起御史中丞的注意。
秋高氣爽,一年一度的民俗節賽神會將臨,按照慣例各衙門都要舉行一些祭祀、互訪、應酬之類的活動。進奏院的官員劉巽向蘇舜卿建議趁此機會舉辦一個酒會,宴請同僚,聯絡感情。蘇舜卿欣然同意,當即開了十幾個人的名單,都是各衙門的少壯派,公務上經常交往,又是志趣相投的文友,平日無暇聚會,正好趁此機會歡聚一堂。
劉巽很高興,說:“最近剛賣一車廢拆封,正好派上用場。只是錢不多,不一定夠用。”
“要搞就搞得豐盛些,千萬不要太寒酸。我先拿十兩銀子兌上,不夠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