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與爭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直紅火到金兵南下,國破家亡才壽終正寢。如今西偏院成了和尚的住處,早已變得默默無聞了。
第子巷是古城著名的紅燈區,秦樓楚館,美女如雲,燈紅酒綠,紙醉金迷,是貪官汙吏的銷金窟,是達官貴人的溫柔鄉,聲名遠播,享譽中州。
一個是佛門淨地,一個是煙花柳巷,兩者恍若隔世,原本風馬牛不相及,怎麼會扯到一起來了?這要從一件轟動中原的*案件說起。
第子巷有座高等書寓“玉滿樓”,院內有位名妓賽天仙,月容花貌,國色天香,名聞遐邇,豔幟高張。很多闊老闊少一擲千金,方能親近芳澤。一般嫖客她是不肯接納的,是老鴇的一棵搖錢樹。不料,有一天她忽然神秘地失蹤了,不知去向。老鴇不敢聲張,明察暗訪,斷定和相國寺一個年青英俊的和尚有關,一方面申報官府緝拿歸案,一方面向寺院索賠要人。和尚誘拐名妓,美人攜金私奔,訊息傳開,轟動中州。不過人們普遍認為這是件個案,古已有之,屢見不鮮,並沒有過多責怪寺方。新方丈也四處活動,上下打點,希望能破財消災,早日結案,以免事態擴大,給寺院臉上抹黑。
就在這節骨眼上,西偏院院門上又貼出了一首竹枝詞:
燒竹院
“古汴名”前看戒堂,
“無塵”“不虛”兩荒唐。
“心空及第”“燒朱院”,
陣陣撲來脂粉香。
此詩巧妙的嵌集了寺中的匾文,借題發揮,獨具匠心,且甚幽默,令會意者不禁莞爾。更吸引人眼球的是內容披露了一個相國寺內和尚集體嫖娼的爆炸性新聞。遊客一經發現,如獲至寶,爭相傳抄。此事不脛而走,幾乎家喻戶曉。一時間輿論大譁,燒朱院再次進入公眾的視野,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新方丈透過親身體驗,一向認為和尚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也有生理問題,像老方丈那樣恪守教規,無私無慾,刻苦修行,普渡眾生,不是每個僧人都能做到的,對此也很不以為然。他主持寺院後,反其道而行之,及時行樂,隨心所欲,滿面紅光,心寬體肥。據知情人士私下透露,他在老家不僅有女人,還有孩子。至於是老婆還是情人,是剃度前還是脫俗後的事,則無從查考。當年的貧苦低階的僧人如今成了了手握大權,富甲一方的方丈,早就看不上鄉下黃臉婆了。錢能通神,無所不能。據說現在他在省城已經秘密包養了二奶、三奶、乃至四奶,個個爭著為他傳種接代。隔三差五,他都會脫下袈娑,喬裝打扮,深夜潛出寺院前去幽會,顛鸞倒鳳,通宵達旦。如此刺激,更增添了無窮的樂趣。他的幾個親信佔據要津,大撈油水,也各顯神通,金屋藏嬌。只是苦了一般僧人,只能望梅止渴,畫餅充飢。眾人不甘長期做苦行僧,紛紛提出抗議:“你們吃肉,也讓俺們喝點湯,同心同德,才能保一方平安。”
新方丈也擔心他們憋出病來,鬧出事來,大家的面子都不好看,難以收場,便召集親信商議對策,說:“飽暖思淫,乃人之常情。現在當務之急,是要實行人性化管理,必須想個穩妥的辦法解決才好。”
親信們七嘴八舌,爭論不休:
“寺裡睜隻眼閉隻眼,默許他們自找情人,成與不成就要看各自的緣份了。”
“不妥,萬一把良家婦女的肚子搞大了,誰去給他擦屁股。”
“這還不簡單,每月發給每人一筆特別補貼,可以改裝易容自行到第子巷去尋歡作樂。”
“不妥,弟子們賢愚不齊,萬一在公眾場合露出馬腳來,那麻煩就更大了。”
“我倒有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咱們可以把第子巷的粉頭秘密地接到燒朱院,陪吃、陪玩、陪睡,既可治好師兄師弟們的心病,又無意外翻船之虞。”
“不妥,不妥,佛門靜地,名聲要緊。”
“咱們的前輩*百年前就在這裡大吃烤乳豬,破了葷戒。做為後輩,同樣在這裡玩玩女人,破除*,又有何不妥?”
“對,小心謹慎,絕無風險。寺門一關,人不知鬼不覺,眠花宿柳,照樣*快活。”
新方丈拍板定案:“好,兩害相權取其輕,就這麼辦。此事我不便出面,去告誡他們,逢場作戲,當不得真。誰要鬧出什麼桃色事件來,褻瀆神靈,敗壞名聲,就讓他吃不了兜著走!”
僧值辦事穩健,負責聯絡。一方本來就是皮肉買賣,來者不拒,有錢就行;一方求色心切,開出高價,所以一拍即合。雙方還達成君子協定:妓院一定嚴守秘密,和尚保證*安全。又把所有細節妥善安排,事情進展相當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