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4頁)
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號永樂。“禿頂人來文墨苑,英雄一半盡還鄉”則提到了朱棣的一個重要的謀臣姚廣孝,他曾經是一個和尚,在靖難之役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其實對於靖難之役,不僅《燒餅歌》做出了一個大膽的預測,我國另外比較著名的兩個預言《推背圖》和《梅花詩》也有比較精彩的著筆,關於“靖難之役”一事,《推背圖》在其第28象中做出了這樣一個預言。其讖曰:“草頭火腳,宮闕灰飛,家中有鳥,郊外有尼”;頌曰:“羽滿高飛日,爭妍有李花,真龍游四海,方外是吾家。”關於這一條,清代著名的大才子金聖嘆批註道:“此象主燕王起兵,李景隆迎燕兵入都,宮中大火,建文祝髮出亡。”這顯然也是一個預測朱棣奪權的訊號。
在南宋卲雍所傳下來的《梅花詩》中,第四首專門預言明朝史事,其曰:“畢竟英雄起布衣,朱門不是舊黃畿。飛來燕子尋常事,開到李花春已非。”“英雄起布衣”係指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貧寒卻建立了一番千秋的功業;而“飛來燕子尋常事”,而燕子就是指“燕王”,這句話即指燕王朱棣起兵南下廢掉建文帝,篡奪政權後又遷都於北平,也就是現在的北京。
後來在明太祖朱元璋死後,他的孫子建文帝朱允文即位,此後藩王勢力日益膨脹。為了解除這種尾大不掉的情況,建文帝採納謀臣的建議,採取一系列削藩措施,這些措施嚴重威脅藩王利益,坐鎮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1402年,朱棣攻破京城南京,當天宮廷之中發生大火,建文帝下落不明。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成祖。第二年,改元永樂,改北平為北京。1421年,北京城全部主體工程建成,朱棣正式遷都北京,稱北京為京師,南京為留都。
儘管後人對於《燒餅歌》見仁見智,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不可完全相信它,《燒餅歌》的真相到底如何,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了,在這裡我們只能是姑妄言之了。
《諸世紀》預言法國大革命(1)
法國大革命是1789年在法國爆發的一場革命,這場革命一經爆發,就如同醞釀已久的火山,在它的熊熊烈焰中,眾多舊時代的象徵都被無情地吞噬,在這一場偉大的革命之中,統治法國幾百年的波旁王朝灰飛煙滅,1000多年來法國的君主專制政體被徹底顛覆,對於整個歐洲乃至世界都有非常大的衝擊作用,這次革命也極大促進了啟蒙思想在全世界的傳播。可以說,法國大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翻天覆地的大事件,而這次法國的大革命成為以後一切革命的鼻祖和典範。
但是根據一些預言愛好者的考證,法國的大革命與在此200多年之前的一個預言結下了不解之緣。眾所周知,攻佔巴士底獄是法國大革命的一個起點,正是由於人民群眾的勇敢和堅強才取得了攻佔巴士底獄的勝利。但是起義群眾從哪裡獲得了這麼大的勇氣呢?到底是什麼力量促使人民不懼危難,揭竿而起?據說這股神奇力量的來源就是來自諾查丹瑪斯的預言《諸世紀》,原來一些起義的骨幹分子在此之前曾經閱讀過《諸世紀》,他們從這個預言之中看到了革命勝利的吉兆,從而堅定了行動成功的信心。
如此看來,《諸世紀》之中一定隱藏著一些什麼秘密,而這些秘密又與法國大革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聯。於是我們順蔓摸瓜,果不其然,發現法國大革命原來早在幾百年之前就已經被諾查丹瑪斯成功地預言了,而1789年開始的那一場革命只不過是這個預言的一個實現而已。
在《諸世紀》之中關於法國大革命一系列的詩句之中,最為著名的是這樣的一首詩:
輦臺被旋風吹翻,
容顏被假面隱藏,
此時新共和國將使自己的人民苦惱,
紅白顛倒國無寧安。
18世紀後期,隨著地理大發現,資本主義在法國的迅速發展起來,而資產階級憑藉其雄厚的資本,已成為經濟上最富有的階級。由於法國仍然保持著落後的封建制度,即便資產階級已經富有起來了,但是相對於那些已迅速沒落的封建貴族,他們在政治上仍處於一種無足輕重的狀態,他們的願望得不到滿足,利益得不到保障。更為不幸的是,路易十六上臺之後,法國的局勢更加惡化,一場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似乎是不可避免了。由於王室長期揮霍無度,導致國庫空虛。為了應對這種窘迫的局面,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不得不於1789年5月5日在凡爾賽宮召開多年沒有舉行的三級會議,企圖對包括資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在內的第三等級增稅,以解救政府財政危機。但是在會議上,第三等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