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和貴族紛紛附和,因為庫圖佐夫的提議實在是太傷害俄國的利益和尊嚴了。西伯利亞和哈薩克是俄國二百年的辛苦,豈能說丟掉就丟掉?而且這一丟俄國就成了第一個向有色人種國度屈服的歐洲白種人國家。這種恥辱要遠比西班牙、荷蘭更厲害。
廳室內也有那麼一些人對格雷茲洛夫的話嗤之以鼻,他們認為庫圖佐夫的提議是正確的,認為俄國與中國繼續拼殺下去絕對會得不償失。但是在眼下的氣氛中,他們也只能默不作聲。
“我對庫圖佐夫將軍感到非常的失望。他忘記了俄羅斯的光榮,把俄羅斯的尊嚴和榮耀置於了東方人的腳下去踐踏。作為俄羅斯的沙皇,我亞歷山大一世不允許這樣,偉大的斯拉夫人是不會向東方人低頭的。戰爭將繼續持續下去,勝利必將屬於我們”
“傳達我的命令,步兵上將巴克萊將軍迅速趕到阿斯特拉罕前線,即日起替代庫圖佐夫的一切職務,統一指揮東線全軍。庫圖佐夫在巴克萊將軍到任的那一刻起被解除一切職務,他需要立刻趕到沃羅涅日來。我,俄國的沙皇,你們,俄國的重臣,我們需要聽他的解釋。”
三十二歲的沙皇這一刻顯得是那麼不可一世。
米哈伊爾。波格丹諾維奇。巴克萊。德託利站起身來接受了沙皇的任命。面色平靜的他心情並沒有多少喜悅,雖然作為亞歷山大一世最為信任的將領之一,他自認為自己的才能不遜色於庫圖佐夫。可是現在時候庫圖佐夫屁股下的東線俄軍總司令位子就是一個即將爆發的火山口,那是比燒紅了的鐵板都要危險的所在。
他從內心裡贊同庫圖佐夫的和談意見,剛才沒有高聲附和格雷茲洛夫的人中就有他一個。而且還需要注意的是作為一個純粹的蘇格蘭人,巴克萊實在沒信心讓十幾萬俄軍在一場衛國戰爭中服從他的所有命令。
在七年戰爭和第五次俄土戰爭期間這一段的時間,有很多外國人都想著在俄國大發橫財,許多人都參入了俄**隊,比如說貝尼格森。
巴克萊也是其中的一個,而且是年齡超小的一個。加入俄軍的時候他還不滿十一歲。但是巴克萊行事嚴謹,堅毅倔強,極具戰略眼光,在1788-1789年和土耳其軍隊、1790年和瑞典軍隊、1792-1794年和波蘭軍隊的作戰中屢立戰功,名望飆升,深得保羅一世和亞歷山大一世兩位沙皇的賞識。
第四次反法同盟戰爭中,巴克萊又立下了不俗的功勞,軍銜由中將晉升為步兵上將。他一直都是亞歷山大一世手中攥握的王牌之一。
恭敬的退出廳室,巴克萊對背後的一陣陣議論聲充耳不聞,只是在他的心底卻瞬間下定了一個決定。“看來是需要跟他談一談了……”
巴克萊不想接手一支指揮不動的軍隊,那樣的話即便數量再多也屁用沒有。所以,在與庫圖佐夫交接權力之後,他需要跟庫圖佐夫認真仔細的談一談。
沃羅涅日位於頓河中游,在莫斯科的東南方向,雙方間的距離有五六百公里遠。一座很重要城市,是俄國頓河糧倉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從這個地方距離察裡津和薩拉托夫差不多可以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都在五百公里左右。
冬季到來,為了更好地關注戰場,亞歷山大一世帶領著俄國中央的一半班底來到了這裡。
————————
杜博夫卡。
察裡津【伏爾加格勒】東北方向百餘里處的一座小城,建於西曆1732年,七十多年的歷史人口卻還依舊沒有突破萬人大關。只是在歐洲的社會環境下,在俄國自身的人口基數下它已經有資格建市了。就在五年前,杜博夫卡由杜博夫卡鎮轉變為了杜博夫卡市。
市長多洛霍夫站在低矮、老舊、不堪一擊的城牆頭上,緊張的望著前方曠野處的騎兵對戰。中俄交戰已經一年時間了,杜博夫卡市在夏秋兩季時期都時常能夠聽到遠處傳來的密集槍炮聲,但是多洛霍夫本人卻自始至終沒有親眼看到過一箇中國人。
因為杜博夫卡也在伏爾加河的西岸,雖然它的位置是在同樣為沿河城市察裡津的東北百餘里外。但是浩蕩的伏爾加河恰恰是經過察裡津的時候向西面很凸了一下,察裡津重鎮就處於這個凸點上,而杜博夫卡好死不死的正處在凹凸先北端的。
傳聞中的中**隊出現在了自己面前,多洛霍夫卻是一點欣喜地**都沒有。“該死的冬季,該死的寒冷——”伏爾加河徹底冰封以後,原本平靜的河西岸就立刻硝煙四起,中華軍騎兵和哈薩克騎兵像是一把懸在無數俄國平民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無數的俄國人開始頻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