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4頁)
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像他們口述演講的那樣總是充滿吸引人的戲劇張力、歡笑、激情、鍥而不捨等正面情緒,那麼上帝,還醒著麼?
創業,在很多時候,是一個陷阱,深不可觸底。當然機會就在陷阱之外,可惜看得見摸不到。很多創業者自己囚禁了自己,把自己困深一口深井裡,頭頂的光亮觸手可得,可是終其一生,也沒有爬出那個牢籠,擁抱到光明與希望。在似乎有希望的時候絕望,是最大的絕望。一個個的創業者就是這樣倒在路上,成了一人功成萬骨枯裡面的那九千九百九十九。
我曾經參加過一些創業者的沙龍,那裡出入的實則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普通的衣著、普通的談吐、普通的想法,普通的意志,本應該過著普普通通的幸福的日子。可是,他們偏偏在描繪這一個天大的夢想。他們或者慷慨激昂,可是從那些雜亂無章的邏輯裡面你找不到他們的信心從何而來。他們中有的人看上去表情麻木,和你說著創業計劃更像是一種喃喃囈語。他們中還有的人看上去悽悽惶惶,你只能得出結論,他們只是為了創業而談論創業。
創業,遠沒有看上去那麼美麗,也沒有聽上去那麼美好。大三的時候,我決定創辦一箇中式連鎖餐館,熱血沸騰的想法、漂亮的紙面計劃、激情萬丈的展開實施。可是等到我開始張羅我的第一家餐館時,我發現讓自己萌生退意的想法居然是因為買一張操作檯——這個在當初決定創業時打破腦袋也想不到會成為問題的問題。我去到市場,才發現原來一張操作檯有不鏽鋼的,有鋁皮包木頭的,有雙層架的,有單層架的,有帶冰箱的,有不帶冰箱的,有一米五乘以一米八的,有一米五乘以兩米的,有中空的,有中實的同樣的一張臺子,有這裡賣1000那裡賣500的就是買這樣一樣臺子,我跑遍了北京周邊郊區的各個市場,花了快兩週的時間,才確信地以最低價買回來。而這,在我開始的設想裡,僅僅是一兩個小時就可以搞定的不是工作的工作。
只有在創業的過程中,你才會發現問題是那樣的多,很多在開始不是問題的問題一個個跑出來,折磨著你。在面對、解決這一個個問題的過程中,激情開始被消磨,煩惱與不安在增長。而我這樣的創業,還僅僅只是一種小型的嘗試。從第一家店到慢慢有連鎖店,從虧損到盈利,其間的過程是那樣的不容易。雄心被現實取代,壯志在瑣事中掙扎,最終我決定停掉我的事業。
在校創業大學生,除了創業的各種事務,還有學業要兼顧。當沒有擺好心態僅僅憑一腔熱血就在大學期間創業的話,迎來的可能並不是無限的希望,而是兩個身份的來回撕裂與拉扯。
創業也並不是一種逃避生活的避風港。有一些像A一樣的創業者,實質是把創業當作自己逃避生活的手段,讓自己躲在一個絢麗泡泡的保護殼裡。一般的大學生需要成績、需要找工作,需要這個需要那個。可是好像一創了業,就可以去異次元空間生活,就可以躲開這些煩惱。但是這個泡泡終究有一天會破碎,在夢醒的時候給人帶來更大的傷害與痛苦
創業,也不是一個點子的事情,更不是靈機一動。很多人以為,創業的真正的價值,在於有一個好點子。所以在他們看來,創業的一夜暴富並非毫無理由,就在於一個個創業點子。在知識時代販賣最昂貴的知識與想法,是致富最迅速的一種方法。很多朋友,有了自己認為好的點子,就開始寫計劃,找投資。然而,三百六十行,每一行充滿了千千萬萬的創業者,一個獨一無二、富有前瞻性的點子,真的是那麼容易就被想到?就真的是獨此一家嗎?這個世界上,其實差的並不是點子,差的是做與執行,同樣的點子往往想到的人很多,而做到的人很少。有了點子,最多算創業剛剛開始,而並非等於創業成功的一半。
創業艱難百戰多,話雖出自武夫之口,可是道理卻是歷久彌新。如果說哪條道路最需要踏實、謹慎與積累,那麼我以為是創業,創業並不是成功的捷徑,而是一條最辛苦、最需要耐心、最需要付出的狹道,當然穩穩當當走過去的人會豁然開朗,可是沒有準備就貿貿然往前跌跌撞撞,只能頭破血流。
創業,是陷阱還是機會?答案在行者心中。
9。0禪錄:
重名還是重實?不踏實地,何來盛名?
當革命沒了本錢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毛主席,微言大義。
從2011年開始,我喜歡上了騎行。常常心血來潮,騎上山地車就走,有的時候走個百來公里一天來回,有的時候走個遠路,在外悠遊數日。行在路上,我曾經看過腳下公路唯我一人,向前延伸直入